公主明天要登基+番外(622)

作者:春梦关情 阅读记录

但这些都是天子准许的。

杜知邑心中嗤笑。

昔年闫达明得伯爵封赏的时候,人已经在福建了。

昭宁帝那时候还是很看重这么个人的,是以定安伯府从选址到建成,昭宁帝旨意工部务必尽心,且准闫达明逾制建府。

但七进七阔,显然是闫达明后来自行扩建且未曾上禀工部与礼部知晓的。

这就是山高皇帝远的好处。

等进了府中,穿廊过林,风情雅致,更叫人如置身仙境。

向证头前引着路,赵乃明和杜知邑觉得走了很长一段,左手边还有一大片的湖,能在湖上泛舟那样大。

赵乃明眯了眼:“这湖是后来挖掘的吗?”

向证笑着回是:“其实从这儿登船,是能划船到伯爷书房去的,不过伯爷这时辰人不在书房,所以还要烦请王爷和杜大人再走一段。”

真是个会享福更会享受的。

这些年搜刮来的民脂民膏,真是全享用了。

闫达明是有恃无恐,横竖无人敢越过他上奏朝廷。

赵盈说朝中有人与他勾结,为他平息一些风波,现在看来也没说错。

所以即便有不长眼的上了折子,把闫达明给参了,那奏本能不能送到昭宁帝面前都未可知。

大约走了又一刻,赵乃明和杜知邑驻足下来,顺着汉白玉的玉柱抬头往上看,二人皆是呼吸一滞。

——瑶台仙境。

他是把自己的府邸当仙家天境,那他自己又是什么?

赵乃明黑了脸,向证看在眼里,却也不说什么。

等到上了同是汉白玉铺就的甬道,再一路入厅堂,身后那些林立的阁楼与假山都变得不真实起来。

皇亲贵胄之家的孩子什么大富大贵没见过,什么稀世珍宝稀罕过,然则这厅堂中——

随珠高悬。

闫达明竟在自己的府邸中,私藏随珠!

杜知邑咬了咬牙。

柔然和亲使团进京的那场宫宴上,昭宁帝为了彰显大齐国力与国威,曾着内府司取库中随珠悬于殿上。

随珠名贵,非私人可藏。

虽然《大齐律》中也没有说什么私藏随珠都算是死罪这种话,更没有什么定制规矩说随珠为天家专有,但历朝历代,举凡得随珠,皆进贡于禁廷。

赵乃明倒显得淡然许多。

他冷眼看去,闫达明正大马金刀坐于主位上。

那把椅子也不太一样——整张鸡翅木,椅背被闫达明的身形遮挡大半,可是隐隐露出的雕刻,看起来更像是蟒。

而一路延伸至扶手、凳腿上的雕刻,是祥云纹。

他就差把龙雕到椅背上去了。

人是典型的武将长相——五官硬朗,甚至有些锋利,杀伐多年的人,戾气不太能够藏得住。

真是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桀骜不驯。

朝中武将那样多,但真没有谁是像闫达明这般的。

赵乃明笑着不开口,还是闫达明先笑着叫了一声常恩王殿下。

然他根本没有起身见礼的打算。

赵乃明想了想,索性提步往侧旁去坐下:“本王年轻些,早听闻闫伯爷骁勇善战,却始终未曾一见,今日得见,伯爷风采,果然不同凡响。”

他敢夸,闫达明就敢生应下来,一点儿不带客气的,甚至没打算反夸赞回去。

他抬手,抚着眉头:“王爷和杜大人怎么这时候登门来?”

第276章 帝王心思

这时辰登门,怎么会让人意外呢?

杜知邑点着扶手,也低垂眼皮看了一眼。

这张椅子是比不上闫达明身下那把的,不过上等黄花梨木也已经不是凡品,何况扶手最前端以汉白玉做了包边,从包边处延伸至整个扶手上又用红宝石、黄宝石以及绿松石与青金石做点缀,辅以象牙雕片,形成一大片的珠光宝气。

闫达明敛财都敛的毫不遮掩。

平日里他的伯爵府总不会无人到访,无人做客,他这样的排场给人看去,还能潇洒到今天,闫达明是有点东西。

杜知邑缓了口气:“伯爷不知道今天早晨发生的事情吗?”

闫达明淡淡扫了他一眼:“我昨天出城,到西郊大营去点兵,这是才回来不久的。

不过城中事情,也有所耳闻。

钦差大臣好不威风,一出手就是那样大的排场,福州官场大小十五名官员,上到法曹银曹,下到八品不入流小官,该抓的抓,该抄家的抄家。

我刚听说这事儿的时候真是吓了一跳的。

本来还想着,这里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怎么钦差一行才到福州没几天,就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还特意打发人去打听了消息回来说给我。

这才知道都是证据确凿的,连外宅都一并查抄了。”

闫达明手微一侧,去端手边茶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