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明天要登基+番外(661)

作者:春梦关情 阅读记录

赵承衍的小花厅不知道什么时候多出二十来盆的木芙蓉。

这本不是木芙蓉盛开的季节,大概是像那些进贡入京的香瓜一样,是他有心栽培,才弄出来这些。

母亲喜欢红梅,也喜欢木芙蓉。

喜欢红梅是人尽皆知,因母亲宫中的大片红梅。

喜欢木芙蓉是鲜为人知。

连赵澈都不知道。

赵盈进门入眼那几十盆各色木芙蓉,一时语塞。

赵承衍倒是坦然,招手叫她坐:“这是年前才费心思栽种,好在是活了二十来盆,等到过阵子,着人送去麟芷殿,你母亲看着也高兴。”

还真是给她母亲准备的。

赵盈喉咙发紧,认为自己应该道谢,可是谢什么?谢他一个外男在她母亲过身十几年后还惦记着她母亲喜好?

赵承衍应该不是那种心思,之前说的也很清楚,但他做的这些事实在是——怪不得昭宁帝视他做眼中钉。

一母同胞,昭宁帝是天命所归,赵承衍凭什么就不是?

还总是对他心中所爱表现出极容易引起误会的情分,种种举动,叫她看来都觉得甚是不妥,落在昭宁帝眼中,便只会更甚。

他这样的人,实在不像是无心,说是故意为之赵盈还更愿意相信一些。

她落座下来,却长久沉默着,手边的茶水也没动。

赵承衍挑眉看去,花厅里伺候的奴才早有眼色的退出去,只留他二人于此间:“多日不见,你是茶水点心也变了口味?”

语气中带着不易察觉的不满。

除去宫宴,赵盈住在宫外,大年下却并没有往燕王府走动拜年。

节礼是准备了的,比晋王府还要厚了三倍都不止。

但赵承衍显然仍旧不满。

赵盈端了茶杯吃了一口,因为没心思品茶,是以这极品太平猴魁入口,也没什么滋味。

赵承衍眉心拢着:“因为赵濯的事,不敢来见我?”

“那倒没什么不敢的。”赵盈终于开了口,进门以来的第一句话,声音宛转悠扬,脆生生的,“反正都开了口,起了头,皇叔生气也好,愤怒也好,还能提了我来打一顿吗?何况又不是我的主意。

他是孙贵人亲生的孩子,当娘的总盼着孩子好,又不会害他。

皇叔都二十六了,身边连个——”

“同样的话说两遍,不像是你行事风格,你再说下去,我真要觉得是母后派你做说客而来,并非是为孙贵人母子。”

赵盈一撇嘴,索性收了声:“上回皇叔还说太后极喜欢赵濯兄妹,便是在病中,都恨不得日日抱在身边陪着,再没精气神,见着赵濯兄妹也都好了。

我要做太后的说客,也不拿这个跟你说嘴。”

赵承衍知道她在外头是什么德行。

永远最冷静也最冷情,怎么到了他这儿又不是那样了?

偶尔也会有,但她连做小女孩儿姿态也信手拈来。

真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恼。

到最后他也不过一笑置之,对此无意深究,更不会开口调侃揶揄,这样的打趣无论是对他,还是对赵盈来说,本就是毫无意义的。

她不是从前十几岁的少女,他也不是她真正的阿叔。

两个人就这么面对面的坐着,其实更像是——盟友。

赵承衍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找到一个最合适的,能够评说他与赵盈之间关系的词。

那就是,盟友。

既是盟友,赵盈自不会无事登门。

他早早想明白这一层后,便知她这数月以来种种作为,源自于何。

她不愿宣之于口,毕竟难听伤人,也太容易得罪人。

赵承衍自己倒觉得这实在没什么,不是盟友,难道还指望赵盈在知晓与赵家的深仇大恨后,做他乖巧可人的侄女儿不成?

小姑娘用行动表明态度和立场,是相信他乃一聪明人,自能体会。

于是赵承衍目光收回,又是那个沉稳冷静的燕王殿下,平声开口只问她:“还是为了赵濯而来?孙贵人就这样等不及?”

他却没料到赵盈否定了他的问题。

她噙着笑摇头,说没有:“孙贵人的确是提过一嘴,但不是催我尽快办成此事,中途出了些差错,但现在也都没什么要紧的了。

皇叔的态度我大概猜得到,赵濯毕竟是天子亲生,落地又是龙凤呈祥,这事儿不急。

他还小,襁褓婴儿,来日方长。

就算要过继到皇叔膝下,两三岁都不算晚。

我还是那句话,皇叔可以慢慢考虑,慢慢做决定。

不过要是等到赵濯五六岁开蒙,在昭宁帝手上长了几年后再要接出宫,他往后余生,便只皇叔一人负责,与我是没什么干系,我也不打算用这个孩子了。”

她近乎冷漠的态度令赵承衍蹙眉,但因无意与她争执,便揭过去不提,只是点头示意她他是心里有数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