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明天要登基+番外(664)

作者:春梦关情 阅读记录

赵盈听他这样说,心里有了数,长松一口气,脸上才总算是有了真心实意的笑容:“我便知道皇叔是这天底下最通情达理的一个人。”

“可有一件事,你须谨记。”

她盈盈笑意未褪去,赵承衍冷眼剜她,扬声叮嘱。

赵盈倒十分受教的一个人,颔首只管说是,其实是能猜到他后话如何的,便也就没等赵承衍开口,柔声细语自接了上去:“下手一定是有分寸的,不会伤他性命,更不会因此事而越发累得太后病情加重,宫中一切我会提前打点好。

其实皇叔不必多心,就算赵澈真的在回京途中出点差错,皇上他也不会让人闹到太后面前的。”

昭宁帝再混不吝,宋太后也还是他亲娘,不是触及到他原则底线的事儿,难道他还真不顾宋太后死活吗?

老太太已经缠绵病榻好久了,任何的风吹草动都可能是她的催命符,昭宁帝是有数的。

赵承衍见她乖觉,也就没再多说别的,眼珠子一滚略想了想:“赵乃明和杜知邑两个人,同行同往,但出事的只有赵澈一人,你来见我之前,把这些也都考虑周全了吧?”

赵盈说是:“福建一带正是多雨水的时候,做个天灾之象对杜知邑来说不算难事,本就连累不到常恩王兄和杜知邑。

就算朝臣非要拱火,认为他二人看顾不利,也不妨什么事。

常恩王兄是内定的和亲人选,唐苏合思又中意于他,柔然使团未曾离去,皇上也不会真的惩处王兄。

杜三进献银子也没几个月,他素来又是懒懒散散一个人,太极殿上那些人也不会拿他怎么样。

皇叔不用操心这个。”

说来说去还不是仗着出身地位,若换成是寻常人,赵澈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出了事,端看看还有没有赵盈说的这样容易的。

不过她是把什么都考虑到了的。

赵承衍不动声色瞥去一眼:“你心细如发,我自然没有什么不放心的,自己看着办吧。”

赵盈原本还想同他再说上几句寒暄客套的话,可那样的话到了嘴边,目之所及是赵承衍并没有什么温度的眼神和全然无表情,近乎麻木的那张脸,她就索性收了声,低头盯着自己指尖看了好半天,小花厅中生下了一室的沉默。

后来也不知究竟过了有多久,还是赵承衍先叫了她一声。

赵盈虽然不说话,但全神贯注在关注着赵承衍的一举一动。

是以他甫一开口,她立时应了一句。

赵承衍嘴角上扬,弧度不算太明显,但仔细看还是能瞧见的。

“等到春暖花开,我打算去一趟晋州,你手头要没什么万分紧要的事,跟我一起去吗?”

赵盈起初是没反应过来的,差点儿脱口而出反问他去晋州做什么。

好在是她脑子一向转得快,话到嘴边的时候脑子先反应了过来,立时收了后话。

晋州,那是虞氏一族发家之地。

燕赵悲歌士,自古燕赵多豪杰,虞氏祖籍晋州,在赵盈的记忆中,虞氏祖上随太祖皇帝南征北战,后封晋国公,便是由此而来。

她的父亲是以附逆罪被问斩的,死后无人收尸,但虞氏祖坟在晋州,据说……

赵盈抿了抿唇:“舅舅跟我提过一次,说我母亲在晋州为我爹立了衣冠冢,皇叔知道此事吗?”

若不是她来问,这样的往事赵承衍一辈子都不愿意再回想。

他合眼沉思良久,才点了点头:“你母亲性子柔善,但在你父亲的事情上,是铁了心的执拗,谁也拧不过她。

皇帝对她……皇帝对她是真心的,自得你母亲后,事无巨细,没有不依着她的,就连给你父亲立衣冠冢这样的事,也听了。

事情是孙符亲自去办的,就在晋州,在你们虞氏的祖坟里。”

那他果然是想带她回去拜一拜——

赵盈呼吸微滞,说不感动是假的,但现在不是时候。

等到她真的登高台,大可以泰山封禅为由往燕赵之地而去,中途转道晋州。

又或者为虞氏平反——世代功勋之家,蒙受不白之冤,天子为其平反昭雪,大兴水路道场法事,自要亲临,才算诚心。

她一样可以光明正大祭拜她的生父。

她甚至可以荒唐一些,多行加封追赠之事。

然而,都不是眼下。

赵承衍固然是一片好心,她却不能掉以轻心。

赵盈内心很是矛盾挣扎了一番,还是摇头拒绝了:“三四月春暖花开时,我还有很要紧的事要办,得留在京城。

且自古没有野心勃勃的皇子愿意离开上京皇城的,皇叔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晋州,我就不去了。”

她笑意渐次变得苦涩:“皇叔若去了晋州,到虞氏祖坟上,在我父亲坟前,替我上柱香,敬杯酒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