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明天要登基+番外(698)

作者:春梦关情 阅读记录

他神情阴鸷,语气肃然,声音中透着的那股子清冽,能把人给冻伤。

赵承衍却置若罔闻,点了头就继续说:“臣弟当然知道。

赵濯生来不寻常,说不得皇上对他都寄予厚望。

且孙贵人没有母家扶持,将来若真扶赵濯上位,做了大齐储君,才更不怕外戚擅权。

这些,臣弟还用不着皇上来提点教导。”

昭宁帝咬紧了后槽牙。

可不是吗?

赵承衍什么道理不明白?什么事情参不透呢?

从小就聪颖机敏的人,开蒙进学时,连夫子都说他天资甚高。

先帝无论人前还是人后,曾不止一次表现出对幼子的喜爱。

那是打心眼里的看重。

赵承衍活到二十六岁,这点道理要是还需要人来教,那才是滑天下之大稽。

然而他什么都知道,却还是开了口。

那便诚如他自己所说,确然是深思熟虑过一番,才做了这个决定的。

生气吗?

昭宁帝倒不觉得有多生气。

因为他心里很清楚,赵承衍并不是来激怒他,故意挑事儿的。

“你二十六了不娶正妃,母后说了你多少年,你从来敷衍过去,到如今母后病重,病情不乐观,你的燕王府中无内眷,你自己膝下更没一男半女,倒像是过继孩子了?”

昭宁帝虽没有多生气,但还是冷笑出声来:“便是要过继,也并没有什么不成的。

只是你主意打的好正,竟打到皇子身上来了吗?”

及便是要过继儿子,宗亲中选了合眼缘的,过继到膝下,不过养着玩罢了。

又不可能真的一辈子都不娶妻生子。

天子所出,过继到亲王膝下,这岂不荒唐!

昔年他要过继孩子到永王一脉,承继永王爵位,不也是从淮阳郡主膝下挑了个赵乃明吗?

听赵承衍这个意思,早在今天出事之前,在他认为姜承德为了赵澄的太子位而开始把手伸向后宫,朝着孙氏母子发难之前,他就已经动了这心思。

昭宁帝再没开口,赵承衍他倒更像是自说自话,毫不在意昭宁帝是什么想法一般:“从宗亲中过继合适的孩子也不是不成,但先前母后病倒,我动了这心思后,思来想去,认认真真的考虑过。

如今只有晋王兄膝下幼子年幼,今年才五岁而已,可他又是个庶出,是晋王兄身边的通房生的孩子,出身上实在差了些。

余下宗亲中,再没有年纪合适的。

难道叫我去过继个十几岁的孩子到身边养着吗?

况且赵濯是皇上亲生的儿子,就是母后的亲孙子,他不管是做皇上的儿子,还是做臣弟的儿子,总都还是母后的亲孙子,这总没错吧?”

“你简直就是荒唐至极!”

昭宁帝听到这儿才算是有些忍不住,怒而拍案。

赵承衍仍旧不为所动:“更何况又出了今早这样的事。

说起来,现在叫赵濯出嗣到臣弟一脉,于皇上而言,应该算是臣弟帮了皇上一个大忙。

历来储位之争,兄弟阋墙,都是要酿成大祸的。

赵澄自己未必不好,可有姜承德一味挑唆,好好的孩子也给带歪了。

来日皇上若是腾出手,料理了姜家,愿意叫赵澄做储君,便叫他做储君,届时赵濯出了嗣,赵清和赵澈不中用,自然也不怕再有什么兄弟阋墙之祸。

万一皇上连带着赵澄也觉着看不顺眼了,这儿子不想要了,便叫他与姜家一并折损。

可那时候怎么办呢?”

昭宁帝那里黑着脸,他反倒还有心思玩笑似的,连尾音都是往上扬起的:“赵清和赵澈仍旧不中用,皇上膝下没有可承继皇位的皇子,要么皇上去立个皇太女,臣弟瞧着永嘉也十分能干——”

赵承衍拖长尾音,已然存了试探心思。

旋即见昭宁帝眼底肃杀涌起,比他提起要赵濯出嗣时来的还要汹涌,登时心下一沉,也转了话锋:“要是不愿意,再把赵濯从臣弟膝下过继回来,他横竖都是皇兄血脉,朝臣也挑不出什么不是之处来。

固然是儿戏了些,可皇上是天子,天子金口,说一不二,皇上历来不也都是如此行事,倒也不会惦记群臣如何看,如何想,不是吗?”

第307章 赵濯出嗣

赵承衍分明是话里有话的,那言有所指,指的又摆明了是宋贵嫔。

昭宁帝冷笑着坐起身来,自赵承衍进门以来,他也总算是肯正眼去看人:“看来你是把什么都考虑到了。”

赵承衍手肘撑在扶手上,迎着昭宁帝审视的视线回望去:“自母后病重以来,内府司备下一应仪制,以做冲喜之用,在皇上心里,还是敬爱着母后的。

臣弟原本不敢来开口,只恐怕在皇上心目中——”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