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明天要登基+番外(904)

作者:春梦关情 阅读记录

其实也不是全然没有。

胡征尸骨未寒,柳氏是新丧。

她新丧期间,卷着夫家的银钱跑路,抓回来,自然也是要重责的。

只是要看徐冽究竟想怎么责,怎么罚了。

梁安定心下犹豫了一瞬,眼神是有些飘忽不定,带着些许闪躲的:“其实按照《大齐律》,柳氏新丧,不为夫守丧期,携胡家银钱跑路,如若捉拿归案,当杖三十,投入狱中,关押一月,且胡家的财产,从此与她无关。

可要说……要说再重的责罚……譬如要她性命一类……”

徐冽冷冷瞥去一眼:“梁大人是定安知府,民情民案,当然是梁大人做主。

胡姑娘可怜,我在京城时,殿下常与我说起,天下可怜人多,能帮一把的,便尽量帮上一把,全当是积德行善,给自己积攒福报。

我是战场杀伐的人,这双手本来就沾满了鲜血,那虽都算不得是无辜之人,可这一辈子,杀孽甚重。

如今遇上胡姑娘这样的不平之事,不过为了给自己积些福德,才带她到知府衙门走这一趟。

至于涉案人犯该如何定罪处罚,我是无权过问且干涉的。

只是有一样——胡姑娘年纪轻轻,无父无母,长兄战死,柳氏既然是个难缠的,只恐怕捉拿归案,一番责罚过后,她怀恨在心,要报复胡姑娘,这又该如何处置?”

徐冽口中所说的殿下,是现在正如日中天的永嘉公主赵盈,而非先前他所追随的那位燕王殿下。

而且退一万步来说,就即便是燕王殿下,他一个四品知府,也是得罪不起的。

徐冽这人,真是不好打交道。

半真半假,虚虚实实,他看似无心的一句话,却全都是警告。

梁安定想了想:“这个徐将军放心,这案子府衙既然受理,便会一管到底,不会叫胡姑娘再平白受了委屈的。”

原本事情到此也就了结了的。

徐冽替人出头,却也不是要一管到底的主儿,找着了管事的人,能帮胡媛料理好后面的事情,他便要抽身而退。

然而他临要走,梁安定扬声又叫住了他。

徐冽回头看他:“梁大人还有事?”

“是有一件闲事,想着说给将军听一听。”

徐冽眯了眼。

他不是南境驻军参将,跟南境一众官员皆无交情,梁安定有什么要跟他说的?

方才他言辞中提及殿下——

徐冽心里有了主意,吩咐徐四好生送了胡媛回家去,自个儿留在了府衙中。

先头坐热的太师椅还没有凉下来,徐冽已经撩了长袍下摆又坐了回去。

梁安定是个会看人脸色,也能揣摩人心思性情的。

徐冽行武之人,八成不惯人与他弯弯绕绕的兜圈子。

是以梁安定坐下之后,也不遮掩:“我在定安府做了八年知府,早年间,定安府有些传言,我想着,将军也许感兴趣。”

·

关氏。

云南关氏。

她怎么会出现在南境呢?

她身边又怎么会跟着别的男人,过了些年头,身边还有孩子呢?

这岂不是太诡异了。

如果关氏曾经身在云南,真的跟别的男人有了孩子,那玉堂琴身边的那个女子,又是谁?

徐冽记得清清楚楚。

玉堂琴说,那就是关氏。

当年荣禄公主矫诏,要毒杀关氏,是他巧谋算计,瞒天过海,把关氏从云南接到了身边。

天色渐入黄昏时,天色慢慢擦黑了。

将军府里各处掌起了灯。

徐四端着饭菜和徐冽晚间的药进了门,见他难得有走神,坐在那里,老僧入定一般,犹豫了下,才上前去,叫了三无声,徐冽才有反应。

他心下狐疑便更深:“梁知府今天跟您说了什么?您这会子这样的神色,还是伤口又疼起来?”

徐冽看他手里的饭菜,也没什么胃口,倒伸手去端了药碗,一饮而尽。

药自然是苦的。

极苦。

从舌尖一直苦到心头去。

但徐冽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

“他说关氏曾经在南境出现过。”

徐四也吃了一惊。

二十多年前的那段往事,震惊天下。

一代名臣白堂琴自此离朝隐居,再无人知其行踪。

天子最宠爱的荣禄公主也因此殒命。

先帝痛失爱女,又失朝廷心腹之臣,双重打击之下,一病不起,之后几年时间里,总是病病歪歪,拖了没几年,崩于清宁殿中。

而这所有的一切,竟都是从一个毫不起眼的商户女,关氏身上而起。

从扬州府接回玉堂琴后,徐四才知道,当年关氏并没有死,而是被玉堂琴给救了。

她不是应该从云南一路往扬州府,待在玉堂琴身边,再没有离开过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