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鹿几事(82)

作者:几个梨 阅读记录

海景琛说“周大人,剿完匪患之后,多出来的一万多兵,你待如何?”

周广凌说“自是放在卫州。”

海景琛说“卫州这么多兵,朝廷怕是养不起,棉州要是太平了,也没卫州什么事了。周大人心若玲珑,不会不知。”

周广凌说“海先生的意思,为了剿棉州的兵,都得留给向公子?”

海景琛说“若是我们无兵。这次剿完还有下次,没有那啸虎寨,还有啸虫寨,啸鼠寨,若没有人按兵驻扎在棉州。我们做这一切都是徒劳无功。明日的匪也不必剿了,高低还是要还给草寇,何必拿着我主子的钱来为周指挥使立功。”

海景琛比周广凌想的还咄咄逼人,不留一点余地。

那明日这匪,剿还是不剿。

不剿,整个晟朝看笑话,剿吧,向执安好似要在这自立为王。

周广凌犯了难。

华雁就在此刻进来,对着向执安道“向公子,你助卫州剿匪,不胜感激,匪总是要剿的,这些事,可日后再说。”

海景琛道“公子是替晟朝剿匪,还棉州一个太平。”

华雁道“私兵可不是好人家该屯的。”

海景琛道“不是私兵,是棉州守备军。”

华雁道“没有朝廷的文书,便是私兵。”

海景琛说“按文书,卫州只该有一万兵。”

向执安就在这个时候跳出来说“景琛,不得与叔母无礼。叔母,执安给你赔罪了。叔母,我有点积蓄不易,都拿来养了卫军,我此番在棉州屯兵,也是想给上梁养些准备军罢了。上梁这次战败失城,将士也折了不少,要与丹夷交战,胜算不高。我本不想做此打算,可是我去了一趟上梁,才知上梁兵士少了如此多,棉州若被剿,卫军也无处发挥,去了上梁,还能立些军功,卫军的兄弟们也是愿意的。反过来说,棉州剿完。兄弟们无事可做,无功可立,卫州也没银子养着他们,迟早又成流民,再为草寇。此番两全之策,望叔母再仔细想想。晚间,我等您的消息,若是不剿了,我便回上梁了。”

这句“回上梁”听着华雁有压力。

上梁战败是个人都知道,前几月公主还在郃都被软禁了三月,二皇子拿命作保才回了上梁,朝廷国库没钱,有钱也拿去修庙,自己这么多年与周广凌要点军饷军械都恨不得把他们当狗一样撵出来。给点儿钱当是天大的脸面,那传旨的公公一身衣裳,都够将士们吃上三日,偏就是克扣他们。那他们的一片忠心当草灰子碾。

海景琛说“刚刚是我无礼了,周夫人,你们一片赤胆忠心,我不该如此咄咄逼人。”

华雁叹了口气说“无妨。”

向执安与海景琛一起拜别周府。

周广凌说“说什么给上梁征兵,我看那向执安就是豢养私兵!”

华雁说“朝廷就给你一万兵,人家若是去报了朝廷,你也是养私兵!”

“我养什么私兵!我是为了剿匪,”周广凌急了“他就是要拉我们一起下火坑呀!”

华雁说“如了他的意不就行了。我们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棉州他坐了,再也没那些灾祸了,当官,图个心里舒坦,咱就一个州官,也就一万兵,干什么都干不成的,何必去操天家的心。再说了,没听见他身边那人说吗,你要是不依,人家就去做土匪。还在棉州作乱,我可不觉得他是吓唬我们的,说到最后,我们还成了个官逼民反。不知全貌的还以为你卫州指挥使刚吃了他向执安的米占了他的功,一脚踢去棉州。他留了面子说替上梁养兵,咱就正好信了。”

周广凌现在也冷静下来,说“我目光短浅,只看眼前。棉州一日不剿,我一日不安。管他来日,可能我都活不到那日。”

当晚,一万兵的调配令牌,就到了向执安的手上。

第39章 家书

赵啟骛携亲卫好几日潜入丹夷都没有一点赵啟明的痕迹,但是在沙场来说,没有尸身就是好的,像赵啟明这样的统帅,要是被降了,基本都是活着拎到上梁城门口,开战前就祭了刀。

赵啟骛对兄长有信心,赵啟骛觉得他肯定没死。闲着无聊,就给向执安写信。赵啟骛自从与向执安说开了之后就越发不要脸。

向执安看着赵啟骛寄来的信。

第一封:执安吾妻,今日吃了上梁瓜,想起与你买瓜夜。

向执安被赵啟骛的孟浪之作羞得脖子都红。

第二封:执安吾妻,今日见了圆月,不及吾妻绝色。

第三封:执安吾妻,今日揽镜,惊觉恐是成疾相思,催人老。

第四封:执安吾妻。若你再不传信,骛郎上门抓你情郎。

半月未到,这厮已经疯癫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