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墙头草的闺女[七零]+番外(101)

作者:牛奶花卷 阅读记录

白二伯都被说动心了,“我觉得行。”

白淑华看到白二伯娘捅咕白二伯,她们也想种?

不过上赶着不是买卖,她也没主动问。

白爹拧着眉头沉思着,“…也不是不行,从哪搞种子呢?”

在队里拿,那肯定是不行的,不能开这个口子。

白淑华建议道,“你可以问问孙爷爷。”

白爹摩挲着下巴,“还真可以试试啊。”

然后主动和白二伯说道,“二哥,要是我能弄种子,多就给你分一份儿,该咋种到时候我都告诉你,要是种子少,就我先种,明年留种子了再给你一份儿。”

白二伯欢快的点头,“成啊。”

白二伯娘也跟着表达了感谢,“谢谢老三了。”

白爹摆摆手,“谢啥,我也不定能整来。”

白淑华发现白二伯两口子干活更卖力了。

果然还是白爹的忽悠大法好使呢。

即使有两位外援,后院子这块自留地还是干了三天,垄都打起来了,一条条溜直,种子种下了,也浇了头遍水。

当然都是晚上干,白天都要下地挣工分的。

春耕、秋收,不是特特别情况,是不让请假的。

春耕结束后,白母回家,队员们也都能松口气,之后的活会轻松很多。

不少人家会将精力投放到自家自留地上。

可白爹不行,他要每天细心观察药田的情况,还要做详细笔记,一旦发现不对的苗头就要找老大夫。

这样,家里的自留地又双顾不上了。

好在没大活了,拔草、浇水之类的她们娘仨也可以。

不过也是有好处的,白爹每天还是满工分。

重要的是他也很喜欢干。

拿他说,这活累心不累身,适合他,而且工分足够多。

白淑华还听过白爹娘夜聊,聊的就是两人的工分,她们还简单算了下账,然后畅想了下秋收换粮食。

白母说要换钱,孩子大了哪哪都要花钱,而且家里缺的东西也不少。

白爹说多换些细粮,省得孩子们总吃地瓜烧心。

总之,家里的日子肉眼可见的变好。

今天是白淑华和白小弟搬屋子的日子。

她们要从东屋搬到了西屋。

其实春耕前就可以搬的,那时候已经不很冷,只要晚上稍微烧点炕就可以了。

可是新炕席没到位,加上当时西屋还有一些“零碎”,因为没地窖又来不及挖新的,粮食、蔬菜,包括小鸡崽都放到了西屋。

现在鸡窝搭好了,零碎挪到厨房了,土墙糊了双层旧报纸,还搬过来一个大炕柜。

准备的如此齐全,自然是可以搬家了。

也没啥好搬的,就是将被褥搬过去,再有就是白淑华关于学习的课本、纸笔等等。

有白爹娘帮忙,一趟搬完。

白淑华住在炕头,白小弟住在炕梢。

这是两人石头剪刀布决定的,谁赢谁住炕头。

白淑华显然运气更好。

其实炕头、炕梢都无所谓的,因为她们冬天很可能又要和白爹娘一起合住,平时的三个季节也没那么冷,不会死劲的烧炕,炕头、炕梢差别不大。

白爹看了一圈儿女的新屋子,还是太空旷了,“行了,大闺女,明年爹给你俩打套书桌,到时候你们就不用炕桌写作业了。”

白淑华也不客气,“好啊,到时候要两把凳子,我和小弟一人一把。”

儿女适当提要求才能让爹娘有积极性啊。

“大闺女,你上五年级了,作业肯定又多了,要不要煤油灯啊?”白爹又问。

白淑华摆手,“不要。”

她是真心不需要,她的作业在学校就全部完成了,回到家她基本都是以看书为主。

当然有时候是课本,更多的是旧报纸。

天暗了,她就休息,完全没必要点煤油灯。

再说煤油灯也不亮,还总闪烁,用来看书对眼睛很不友好。

白爹以为闺女不舍得,“煤油灯也没多贵,家里明年就宽裕了。”

白淑华心道,“我能不知道,我连家里现在的大概工分数都知道。”

不过既然白爹这么诚心,“爹,我想要个专用盆子和毛巾。”

她不想再用全家洗脚盆洗脸了。

白爹看了眼白母,果断答应了,“回头就让你娘给买。”

白小弟双手环胸,小脸气呼呼的,“爹娘你们偏心,咋不问我缺啥呢?”

白母笑着问,“儿子你想要啥啊?”

白小弟想了又想,充分思考后,“我要个像师傅一样的外边是黑色皮子的厚本子。”

白淑华补充,“那是笔记本。”

白小弟立马道,“我要笔记本。”

白母也想了想,“哪有卖的,供销社没有,我没见过。”

白爹说话了,“县城的百货商店有。”

上一篇:地球人征服指南 下一篇:仙尊在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