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星小夫郎(101)

作者:酒一卮 阅读记录

辣椒晒干了易储存。

大葱也是炒菜炖肉必不可少的。

这些辣椒种出来,除了自己吃还可以推广出去卖卖钱。

后院的小猪崽经过一个多月,已经变成了大猪崽,个个膘肥体壮的,适合做烤猪!

有几只大一点的肥猪,甚至可以出栏宰杀了。

还有它们隔壁的肥兔子,还有没事儿就打鸣的大公鸡,都是该贡献它们香香的肉肉的时候了。

于是,小景肉食铺子,就此诞生了。

在景瑶的规划下,他和赵氏两个人,用时五天,在院子的角落里,蚂蚁搬家般用石头堆砌出了一个大大的“烤箱”。

除了用来烤猪,还可以烤其他的肉类。

烤猪选的是两个月的小猪,先将小猪放血去毛,开膛,将内脏血沫清洗干净,再用利刃将猪骨剔除,使小猪浑身上下的猪肉薄厚一致,这样烤出来的猪肉口感才最佳。

腌制小猪的腌料,也是景瑶自己琢磨的。上辈子猪他没烤过,但烧烤他吃过不少,便依着烧烤料的配方,改良了烤猪腌料的配方。

盐和白酒,一个入味儿,一个去腥,都是是必不可少的;大葱生姜也是去腥提味儿的,再将花椒和桂皮等研磨成粉,加上白糖和大酱,制成腌料,均匀涂抹在生猪表面,腌制一个时辰。

石头砌成的“烤箱”底下留着灶台烧火,待“烤箱”内温度足够热之后,再将腌制好的一整只小猪挂到烤箱里,慢慢烤制。烤制大概三刻钟的时间,再将滴油的小猪拿上来,刷上油,然后放回烤箱,然后熄火,用“烤箱”的余温对烤猪二次加热,静待一个时辰之后,烤猪便可出炉了。

等待烤猪出炉的时候,景瑶也没有闲着,将猪心猪肝猪肺猪大肠这些清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做成了卤味儿。

猪血也没有浪费,撒上一把盐巴,不多久便凝成了猪血豆腐。

做这些都是交叉着时间来的,烤猪出炉的时候,卤味儿也可以出锅了。

景瑶和赵氏一起将烤猪抬出来的时候,满院飘香。

烤猪表面色泽金黄,浑身冒着油光,光看着就让人满口生津。

景瑶想吃这一口很久了,当下便切下来一大盘,与赵氏一起品尝起来。

景瑶其他的金手指消失了,可这做菜做饭奇香的本事还在。

经他手出来的这烤猪,外焦里嫩,肥而不腻,奇香四溢,堪称佳品。

赵氏也毫不吝啬的夸奖着:“瑶哥儿,这烤猪也太好吃了!”

景瑶点头如捣蒜:“是真好吃。咱们再尝尝这卤味儿。”

景瑶从锅里捞起猪大肠和猪肝儿切了些下来,夹起一口放进嘴里,果然满口留香。

景瑶本就打算把烤猪和卤味儿带去镇子上卖,这下就更有信心了。

他早已打听好了,阳沟镇上唯一一家猪肉铺,打过年后就没开过张,估计是猪肉太贵,卖不出去,猪肉铺关门大吉了。

真是天助他也!

他的熟食不愁卖了。

第二日天还没亮,景瑶和赵氏就起床开始收拾。

他们先将“烤箱”里熥着的烤猪取出来切好装进木盆里,锅里腌着的卤味儿也全部装进桶里。然后将它们都搬上新买来的驴车上,锁上大门,向着阳沟镇去了。

今日是三月十九,是阳沟镇的集日。

景瑶和赵氏来得早,但也没有往里走,只在集市口占了个位置,支了个摊位。

杆秤、案板、菜刀、油纸,往那一摆,头顶的一块红布上歪歪扭扭的写了几个简体字——“小景肉食铺”。

景瑶往那一站,还真有点当老板的架势。

“走一走,看一看,新鲜的烤猪,新鲜的卤味儿,尝一尝啦!”

景瑶站在摊位前,卖力吆喝着。

赵氏虽然没经历过这阵仗,但她心里笃定:“听瑶哥儿的准没错。”

于是她也学着景瑶的样子,卖力的吆喝起来:“新鲜的烤猪,新鲜的卤味儿!”

景瑶见赵氏如此,又是心疼又是欣慰。赵氏本应在京城锦衣玉食的,现在跟着他在这穷乡僻壤叫卖,却毫无怨言,属实难得。

不怪他们将霍栩安教得这样好。

可做买卖哪有那么顺利的?

他们喊得嗓子都哑了,可路过的人都只犹豫着远远看一眼,然后摇摇头,走开了。

景瑶知道,人们应是见他们卖的是猪肉,而猪肉的价格奇贵,以至他们的烤猪才无人问津的。

景瑶咬咬牙,喊道:“新鲜的烤猪,先尝后买,八十文一斤,卤味儿二十文一斤,今日开张大酬宾,买多少送多少了!”

景瑶的话一出,观望的人们立马围了过来,七嘴八舌的——

“烤猪?二十文一斤?真的假的?”

“年前生猪肉还卖到八百文一斤呢,这烤熟的只要八十文?骗人的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