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星小夫郎(16)

作者:酒一卮 阅读记录

赵氏的心里乐开了花儿。

回去得提醒栩安待瑶哥儿再好一点,要趁热抓住瑶哥儿的心才好,最好再多生几个孩子。

钱大龙立在原地,痴痴地看着景瑶离开的背影,心中懊悔又无奈。

而刚才发生的一切都被不远处的李家家丁看到了,转头将这件事告诉了李秀儿。

……

景瑶带着赵氏和景陶先找了家布庄,准备扯几尺布,买些棉花做冬衣。

又想到家中的被子很薄,晚上冻得他都睡不好,更不用说赵氏和陶哥儿了。

景瑶就跟赵氏商量着多买一些布和棉花,做棉被用。

两人大概算了一下,一匹布是十二米,他和赵氏做一身衣裳需要八米,景陶用六米就行,就是霍栩安个子高,得要一整匹布才行,这样,他们四人光做衣服就需要三匹。

冬日冷,棉衣得做厚一点,每人至少得用一斤棉花,景陶用的少一点,霍栩安用的多一点,互补一下,四个人就需要四斤棉花。

还有棉被,家里的四床薄被都可以重新做成两床厚的,只需额外再做两床新的就行。

景陶和赵氏盖新的,他和霍栩安年轻力壮,盖旧棉被就好。

这里的布封是一米四左右,做一床单人被至少得要四米五布,两床单人被至少需要九米。一床厚的棉被大约需要三斤棉花,两床就需要六斤。

这样算下来,他们一下子就要买四匹布,十斤棉花。

布庄最便宜的布是葛布,可那个质地太硬,贴身会不舒服,麻布比较软和,只比葛布贵一点,最后景瑶和赵氏商量着选了三匹淡蓝色的麻布,赵氏自己选了一匹红色的棉布。

麻布是三百文一匹,三匹就是九百文,棉布五百文一匹。

布庄里也有棉花,四百五十文一斤,十斤棉花就要四千五百文。

这样,他们在布庄就花了五千九百文,就是五两九钱!

来的时候,赵氏怕自己弄丢了,钱袋是放在景瑶身上的。

当赵氏听说买这些东西需要六两银子的时候,只略微瞪大了眼睛,终究还是没说什么。

布庄的老板很久没见过这么阔绰的顾客了,没想到这三人穿着寒酸、其貌不扬的,一下要了这么多布匹和棉花,怕不是要回去开布庄吧。

老板热情的让伙计将布匹和棉花装上了景瑶他们推来的板车,并固定好,末了还送了他们三尺做鞋底用的葛布。

买完布就要去买粮了,在去粮店的路上,景瑶推着车,赵氏和景陶在旁边跟着。

赵氏几次看向车上的布匹和棉花,眼中尽是心疼的神色。

说实话,景瑶也有些心疼,他没想到,这个时代的物价这么贵,只买了一些布和棉花,十两银子一下子花去一多半,。

可是想到没有暖气和炉火、还四面透风的茅草屋,他又觉得这些钱花的值,起码他不用挨冻了。

再说了,他来这里之前虽然是个入殓师,可他的副业可是在各大夜市、早市摆地摊的,而且又有“金手指”加成,他肯定会把钱挣回来的,而且挣得会比花的这些多千倍万倍。

心里怎么想的,他就怎么说:“娘,你就放心吧,以后我会把这些钱挣回来的。”

赵氏点点头,也道:“等过完年,我就来镇上找活计,也能挣些钱;等栩安身子好了,也去做活,男子挣得钱多。总之,我们绝不会让你在霍家受委屈的。”

第8章

景瑶默然,赵氏这是记住那个钱大龙了吧。

反正他挣够了钱就跑路,也没必要跟赵氏解释那么多。

很快,他们来到了镇上最大、货品最多的粮店。

这里的米有三种,按价格从低到高有糙米、粟米和精米。

一斗糙米就要四十文,粟米要九十文,亮晶晶的精米更贵,要一百五十文。

其实糙米和精米都是大米。

糙米是带着谷壳的,卖相不好,做出来的饭带着米糠,口感不好,难吃,但胜在产量高,所以价格就低,穷人家吃糙米不会饿肚子。

但是精米就不一样了,精米是谷物经过加工脱壳以后,只剩下白.花.花的大米粒,做出来的饭柔软香甜,但工序复杂产量少,所以价格就高,是富人家才吃得起的金贵粮食。

至于粟米,也难吃,但是比糙米好一点,而且粟米不仅产量高还好脱壳,是以,一般人家吃粟米的多。

前几日村长家给他们送的那半袋糙米大概五六斤,还有三四斤的粟米,那粟米第一天晚上就让景瑶用去大半煮了粟米饭。

景瑶实在吃不惯糙米,赵氏也是。

所以,他们在粮店买了一石粟米,五斗杂面,这些粮食够他们四口人吃一个冬天了。

一石粟米就是十斗,大概一百斤,九百文,五斗杂面大概五十斤,一千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