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山村人家(18)

作者:万山横 阅读记录

姑姑立刻诧异了,“地板都能到网上买?”

“嗯,”她给两位长辈科普,“网上不仅能买东西,往后还能打视频电话,……就是一边打电话,一边还可以看到人像的那种。”

“那我以后能经常看到爸爸妈妈了?”苗苗的眼睛立刻亮了。

“能!”佳慧肯定道:“想什么时候看,就能什么时候看,哪怕隔几千里,也跟面对面说话一样!”

“哎呀,那可太好了!”姑姑家三人都对这话深信不疑,毕竟,这可是从大城市回来的佳慧说的,她是在场唯一一个读过大学的啊!

一吃完饭姑爹就又出了门,帮他们联系工人去了。姑姑洗碗,佳慧就给两个孩子洗了澡,上床给她们念故事书。等到了睡觉的时间,姑姑进房来,问苗苗,“天不早了,跟我去睡?”

两个孩子一起央求,“再听一个故事!就一个!”

佳慧便又读了一个故事,姑姑坐在床边笑吟吟地等着。故事念完了,七宝拍拍自己身边,热情邀请:“姐姐,睡!”

苗苗便也邀请冯宝娟,“奶奶,你也睡这儿!”想了想又安排:“爷爷就睡你旁边,我们和大妈一起住!”

冯宝娟绷不住笑了,怕佳慧尴尬,忙道:“瞎说!床这么窄,哪住得下这么多人,你跟我过去那边房里睡。”

苗苗又想去奶奶那儿,又舍不得这边,正犹豫着,佳慧替她作了主,“就挨我们睡吧,明早我送姐姐去上学,正好到镇上转一圈。”

苗苗见奶奶同意了,忙和七宝并排躺下,两个人不时咬耳朵说小话。冯宝娟走到门口回头喊:“快睡觉!不准再讲话了,小心明早起不来!”

两个孩子晚上玩得累,很快就睡着了。佳慧守在旁边,听他们呼吸渐渐深了,这才开始轻手轻脚地整理带回来的行李。

箱子里多半都是衣物和各种日用品,以及佳慧的手提电脑,还有一台相机。这相机是佳慧买的唯一一件奢侈品,当时花了她一个月的工资和小半年的稿费,是七宝出生后不久买的,为了记录孩子成长的影像。

可后来因为太忙,这东西多半时间都留在柜子里吃灰。

等把东西全都归置好了,佳慧关了大灯,拧亮带回来的小台灯,在一张A4纸上写写画画。她先画了房屋的地形图,又在旁边添上溪流和路。然后她顺着漫水桥旁边画了围墙、车库,在半坡前的空地画了交错的水渠、小路和台阶;什么地方要搭葡萄架,什么地方要种桂花树都一一作了标注。

纸上原本孤零零的一幢房屋,周围一点点丰满了起来,变成了有花有树、有溪有田的小农庄。

要把住处变成这样,还需要很长时间的辛苦劳作,但佳慧现在一点也不怵了。她和冯小河已经迈出了最艰难的那一步,回都回了,接下来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她一连画了好几张图,分门别类注明了房屋的下水设施、堆肥系统、绿化图,又在房间布局图上标注了要改动的地方。等她收拾好纸笔,出房去洗澡时,姑爹和姑姑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睡了。

佳慧洗漱完了,到大门前站了一会儿。月色十分清朗,远处山峰的轮廓清晰可见。小山村里却是黑的。没有路灯,只有错落的房屋洒下片片黄色灯光,映得屋旁老槐树越发黑魆魆的。夜风轻拂,槐花簌簌落下。

蒸槐花菜多好吃啊。把半开的槐花摘下来,拌上米粉,什么调料都不用,只些微洒点盐,放笼屉里蒸熟后,就有种份外朴素的清甜。佳慧馋这一口很久了。往年回家总是错过,这一次,她想她终于能亲手做一次蒸槐花了。

第8章 大太太

既然佳慧说了越早开工越好,姑爹办事也就非常讲效率了。不过两三天时间,房子的水电还没重新开通,他就已经领着人去漫水桥边看过两趟,紧接着就把沙石砖瓦都拖回来了。

这期间,在平安市的冯小河也是天天东奔西走,期间市里的物流点给他打电话,说东西都到了,他都没空,只雇了一辆车,让人把那些家什送回了石桥南村。

银行那边听说他们要主动还钱,倒是挺好说话,只是手续办起来繁琐。香菇厂的法人变更手续却颇费了一番周折。幸好市里有他的高中同学,毕业上十年了,其中也有两个混成单位小头目,就这么人托人的,最后总算给办下来了。

他的同学中不少人都在平安市工作,冯小河以前跟其中的几个人处得很不错。办手续的这几天里,还有个同学请他帮忙,给他们公司搭建网站,——其实就是网页。对冯工来说这不是分分钟的事吗?一家业务并不复杂的公司,他花了三个晚上就给做好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