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山村人家(35)

作者:万山横 阅读记录

之后,两位老人在卧室的分配问题上很是推让了一番。其实两间房大小都差不多,只不过前面的房间靠晒谷坪,多一扇窗户,光线更好。最后奶奶犟不过外婆,选了前面那间屋,又问佳慧:“啥时候去我那边搬床搬柜子啊?”

过了一天,他们拖老携幼,组团去了奶奶的老宅。过了茏山镇再往山里走十来里路,就到了奶奶住的村子。村庄在水泥路边,沿山住着二十多户人家。姑爹找人借了两辆大三轮,他和冯小河各开一辆,载着大家在老宅前停了下来。刚下车,旁边就围上来几位邻居,纷纷跟他们打招呼。晒谷坪上顿时热闹起来。

“王婆婆,怪不得这一阵都没看到您,原来到宝娟那儿去啦?”

“家里来了这么多客!哟,小河也带孩子回来看奶奶啦?……”

老宅是三间大瓦房,外加厨房和烤火房。以前的大部分春节,佳慧和冯小河都是在这个小山村度过的,对房里的布置都很熟悉。堂屋左右各有一间卧室,里面的床和衣柜都是冯小河工作后陆续添置的,不算旧,正好搬过去给两位老人用。还有什么小方桌、木椅和条凳,但凡在新家用得上的,都装上拖过去。几位乡邻也过来搭手帮忙,边抬家具边热情洋溢地打听情况。

“这是要搬去小河家住?小河,你们的房子修在哪里……”

“听说你们接了胡春平的香菇厂?城里工作就那么不要啦?可惜了的……”

“王婆婆,孙媳妇亲自接您去享福,还是您命好哦……”

家具太多,两辆车放不下,姑爹和冯小河便先跑了一趟。邻居们渐渐散了,奶奶她们便进屋去收拾衣服被褥。佳慧熟门熟路地朝屋后走,七宝和苗苗两个小尾巴紧缀在后面。他们在杂物间门口停下来,佳慧推开门,两个小脑袋便探进去。

“好黑!”

“哇!蜘蛛!”

两个小女孩惊叫着跳到旁边,又相对着哈哈大笑。佳慧进了门,就见里面靠墙摆着些旧木板、老木头,她搜索了一圈,在墙角看到了落满灰尘的两个樟木箱。

“苗儿,帮大妈拿块抹布来!”她蹲在箱子旁边喊。

苗苗清脆地应了一声,外面叭嗒叭嗒响的一连串脚步声远了,不一会儿又近了,苗苗跑进来,把抹布递给她,“大妈,给!”

佳慧用抹布把箱子上的灰尘擦了擦,搬到了堂屋。大姑从房间出来看到了,诧异地笑:“在哪儿翻出来这个老古董?旧成这样了还准备搬过去啊?”

大家都围过来看,奶奶充满感情地向外婆介绍:“这两个箱子只怕有六十年了,是我的嫁妆,我的爹找村里陈木匠打的。那时候陈木匠是我们这里手艺最好的,你们看这箱子到现在都没散架。”

“大太太,嫁妆是什么意思啊?”苗苗问。

“嫁妆啊,”奶奶听了直笑,“就是姑娘家结婚的时候,娘家给准备带到新家使用的东西。我们那个年代,就时兴陪些箱子啊、柜子啊这些家具。放在新嫁娘房里,红彤彤可喜气了。”

“可不是!”外婆补充:“还有洗脸盆架子,老柏木箍的脸盆脚盆。仔细些的人家,这些老物件能管几代人……”

姑姑也饶有兴致地参与了讨论:“到我们那个年代,就时兴陪嫁缝纫机了。我回去找一找,那个缝纫机只怕还找得出来,……不过佳慧,你把奶奶的嫁妆箱子拖出来干什么?”

“我修一修正好当茶几用。”佳慧说:“客厅还差一个茶几。”

“箱子怎么好当茶几?那不丑么?”奶奶诧异了,“实在不行,去村上找陈木匠打一个去。”

苗苗立刻又问:“大太太,是给你打嫁妆的那个陈木匠吗?”

奶奶笑出了满脸皱纹,“那是老陈木匠,早就死啦,这个陈木匠是他的儿!”

姑爹和冯小河连跑三趟,才把东西都搬回了漫水桥。小院的路上,大家来来回回地朝屋里搬东西,床和柜子被抬进去,衣服和被褥被一一归置,屋里回荡着人们的说话声、孩子的笑声和跑闹声,空寂的房屋顿时充实起来。

第15章 搬新居

天气渐渐热起来了,乡间草木散发出蓬勃的夏日气息。对于居住在石桥南村的人们来说,这并不是件好事,一场大雨过后,空气湿热,阳光蒸腾下,牲畜粪便吸引着苍蝇和蚊虫,老槐树上,知了们开始没完没了的嘶鸣。

佳慧对于搬家的愿望也迫切了起来。

前两天趁着下雨无事,她登录了海角论坛,充分感受到互联网的魔力,——她收到了站内短信,是版主发来的,通知她帖子已被加精。

……版主,啊,多么亲切而又古老的称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