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山村人家(39)

作者:万山横 阅读记录

“妈妈,姐姐,这有个花!”

“这有个果果!”

两个孩子在田野里寻找得很认真。七宝不时停下来,把看到的花和果实分享给她俩。有些花和果实佳慧认识,便给她们稍作讲解。

“这是夏枯草,是一种中药材,晒干了用在药里,可以给人治病。”

“这是蛇莓,红红的很可爱吧?……不好吃。在野外不认识的果子不要吃哦……”

“这是构树,果子没有毒,但是不好吃,……苗苗说得对,要是好吃早被摘光了。我想起‘道旁苦李’的故事,你们要不要听……”

“这种植物叫红蓼,很美吧?古代很多人都把它写进诗里。比方说唐朝有位叫白居易的诗人,他有这样两句诗:秋波红蓼水,夕照青芜岸。诗里的红蓼就是这种花,青芜就是青青的野草……他为什么叫白居易?问得好,那是因为……,来,我们采一点回去插在瓶子里……”

有些花草佳慧也不认识,便拿相机拍下来,准备回去查一查再告诉孩子们。叶子君说得对,乡下教育资源确实比不上城里,孩子们没有图书馆看不到科技展览等等,但佳慧觉得,教育很多时候也并不是教授课本里的知识。带着孩子们在野外探索,让她们认识身边的世界,这也同样是一种教育。

当然她们也找到了想要的老桩。在茏山镇这一带,金银花和野菊花都是极其常见的植物,附近田埂边、溪边、路边经常能看到它们的身影。佳慧挖了两大兜野菊花,和孩子们一起种在水渠边,野菊略带苦味的绿叶铺展开来,直垂到渠道的水面上,可以想象,到了秋天肯定会是黄灿灿的一大片。车库边上则栽了两棵金银花藤,金银花不仅又香又好看,花骨朵摘下来,晒干了还能泡茶喝。

最让人惊喜的是牵牛花。她们从稻田边的缓坡上挖到一棵很粗壮的藤蔓,移植到水渠的小桥边,还很仔细地把藤蔓缠绕到了桥栏上。七月正是牵牛花盛开的季节,栏杆上每天都会开满美丽的小喇叭。奶奶经过小桥时也会发出惊叹,“这花怎么在咱们院子里格外好看似的,平时长在野草地里,谁注意过啊。”

有一天,苗苗和七宝跑来告诉她,这些小喇叭会变色。早上花朵是艳丽的紫红色,到了傍晚,它们又都变成了浓郁的紫蓝色。佳慧观察了一下,果然是这样。而且碰上多云天气,藤蔓上还会同时盛开两种颜色的花朵。

“神奇的植物!”苗苗睁着大眼睛,看着花感叹。

“神奇的植物!”七宝站在姐姐旁边,扛着奥特曼小刚快乐地复读。

小院现在早就不复原先的荒芜,处处充满了生机。最北边的流水沟边,扦插的木槿很多都活了,长出了新的绿芽儿。地栽的植物就是省心,现在看着固然还很矮很稀疏,但只要把它们交给时间,她就能轻松拥有一片木槿花墙。花墙和石头院墙包围的土地,被水渠和小路划分成了若干块,又被排水沟分隔成更小的一块块菜园,分门别类种着的各种蔬菜也长势正好。奶奶和外婆用竹竿给一些需要爬藤的蔬菜搭了架子,黄瓜苗、豇豆苗已经顺着竹竿爬得很高了。扔在墙边的几粒扁豆,也伸出长长的藤蔓,霸占了一小面石墙。

冯小河出门时,遇到花草也会给佳慧带回来。他现在天天出去,开着小三轮到各村收购原材料。锯末、树枝、棉籽壳、秸杆……,一车车往厂里拖,过段时间粉碎了好做香菇棒。有两次他回来的时候,带了几棵夜来香和杜鹃花,听说是别人家门前种了一大片,见他蹲那儿看,就拿锹帮他挖了几棵放车上了。

佳慧把几株花种到了石阶旁的缓坡上。那两棵夜来香在车上晒了一路,本来花叶都蔫了,栽到土里没几天,枝叶就又精神了起来,还生出许多新的小花苞来。外婆把花摘下来,给苗苗和七宝挂在耳朵上充当耳环。苗苗戴着她的花耳环,美得冒泡,还从大太太柜子里翻找出一大块花布,披挂在身上,让七宝喊她“小姐”。

七宝笑嘻嘻地喊了,又问:“那大姐是谁?”

“大姐啊,”苗苗也不知道,不过她想了想,决定让小刚充任这个角色。奥特曼战士小刚被用红色水彩笔在额头上点了红痣,表示这是位女士,还被赋予了新的责任,“她是我们俩的保镖,跟元芳一样武功高强。”

不消说,小刚大姐略显心酸的命运被网友们知道后,引来了新一波的哈哈哈。佳慧在海角论坛的那个帖子,已经被顶出了十几页的高楼。众多回帖中,有些网友还深情回忆了自己的乡村童年生活,这也是帖子的看点之一。如此汹涌的流量,自然给她的博客也带来了关注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