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种田日常+番外(255)

作者:苏佑蓁 阅读记录

叶德武笑道:“那可不是,当时谁也没想到我们能有今天。”

谢卫华:“以后会更好”

苏景林:“是啊,我们年青着呢”

四人逛到最后,还各吃了一碗馄饨才回客栈,次日卯时,一行人顶着冷冽的秋风重踏上归乡路途,苏景林谢卫华叶德武都围上苏叶织的围巾,防止冷风钻进衣领,暖和得不得了。

没有围巾的把薄衣服围脖子上,中午休息时,苏叶和谢雯三母女数了数没有围巾的人数,下午都织起围巾。

隔了一天,赶车的人每人都围上一条围巾,清一色的白围巾惹人注目,迎面而来的车队频频看向他们。

车队行得很顺畅,十天后,车队在暮光中驶进了栖来县,白围巾全成了白灰围巾,车队在一家客栈一个单独小院安置下来后,苏世涛对大家伙说:“这栖来县有不少西边各省来的特产和特色的东西,当然也有东部各地方和沿海来的各种货物,明天在这里休整一天,明天大家分组上街,不能一人单独出去,听到了吗?”

众人:“听到了。”

第135章 回归

当晚,众人并没出去逛,赶了一天路的一行人早早地休息。

次日,因休息一天,众人起来都不早了,起来时都精神抖数,苏叶、苏景林、谢卫华、叶德武四人一背一个空背包出了客栈,在早市摊位上吃了热腾腾的面条,四人沿着一条大街慢慢逛起来。

许今日是赶集日,又是深秋时节,人很多,这地界去年也经历了蝗灾,今年是灾后第一年,夏收时冬小麦收成都不错,玉米红薯收成更高,有了足够的粮食填饱肚子,不用再买高价粮来维持生存,想来每家每户都能缓过来了,有了点余钱,普通人家到年纪成婚的姑娘,小伙子也该谈婚论嫁了。

所以大街上人来人往,人人脸上洋溢着笑容,街道两旁边摆着各式摊子,各种幺喝声不断,几人一路看到的几家布店生意特别兴旺,光顾布店的全是大娘小媳妇小姑娘,都在仔细地挑选自已喜欢的布料。

苏叶慢慢看着街边的小摊位,在一个木雕摊子上停下来,这木雕摊子上摆着各式样的木头做的生活用品,木梳、各式各样的木钗,外面雕着各种图案的木碗、木杯、木盘、小木勺……,苏叶每样都拿起来仔细看了看,爱不释手,这些小东西做工都很精致,打磨得很光滑,雕的各种图案栩栩如生,这图案中有一丝灵气,不像她自已雕出来的满是匠气,苏叶觉得这都能成艺术品了。

叶德武看见苏叶看过一个就问摊主那个怎么卖,苏叶一一看过去之后,把自已喜欢的都挑出来,她觉得如果不买回去会一直惦记着,且听着价格也不高,苏叶挑完时,小摊上的东西挑出了一半,苏景林三人沉默了一会,叶德武和摊主讨价还价,最后只比原价便宜了一点成交。

谢卫华把东西收到背着的空背包里,几人走了离小摊有段距离,叶德武才问苏叶:“叶子,那些除了木梳和木钗,其它的都是用不上的,你买回去干嘛?”

苏叶心情很好,微笑着说:“我喜欢,你不觉得这些东西很美吗?”

叶德武:美吗?

苏景林:有点灵气也不是古董,更不是好木头做的。

谢卫华:是有些灵气,叶子喜欢就好。

到了一间卖文房四宝的店铺,苏景林对各种笔墨纸砚,流连忘返,挑了许久买了十来支笔,五十锭墨,纸砚没买,谢卫华眼里闪了闪,这兄妹俩买东西都喜欢量大的。

四人从文房四宝店出来,发现已经到了午时,四人都没想到只逛那么点地方用了那么长时间,谢卫华眼尖,指向一个地方,说:“那有个河鲜小馆,我们去那吃东西吧。”

苏叶欢喜道:“我要吃”

苏景林笑着说:“武哥呢?”

叶德武也开心地说:“太好了,很久没吃到河鲜了。”

四人进了河鲜小馆,小馆不算很小,摆有八套桌椅,都是十人位的,此时只有一桌人在吃饭,店小二把四人迎到一台桌旁边,几人坐下后,店小二把菜单拿给他们,菜单只是简易的菜单,没插图。

四人合力点了十个鱼菜,加一个素菜,店小二确认他们就点这么多,有些迟疑,问:“诸位后面还有人来?”

叶德武笑道:“没有,放心,不会浪费”

上得最快的是白灼河虾,这河虾又鲜又嫩,众人剥着吃了一会,苏叶看盘里的余下的几只,苏叶还想多吃一些,说:“这个很好吃,再要一盘吧?”

叶德武说道:“要,真鲜”

叶德武叫店小二过来,加一盘白灼河虾,第二个上的是清蒸鲈鱼,这鲈鱼蒸得恰好,鱼肉鲜嫩,一条鲈鱼每人几筷子,都没怎么尝到味就没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