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种田日常+番外(326)

作者:苏佑蓁 阅读记录

“到八月底,岩石路段应该可以完全凿通了,天这么热,大家真不容易”苏叶感叹道。

“其实还好了,上工时间安排得当,防暑气的水天天足够,出去打短工,三伏天最热时也要干活,有时会中暑,救治不及时都有可能失去性命。”

“从城里修来的那边上工时间也是和我们一样?”

“一样的,防暑气的水也很足,监工的人是我们村里人,对了,有点奇怪,前两天和风楼居然给我们村里捐了五百两来修路。”

“是单纯的捐款还是图什么?”

“不知道,最近村里最热闹的就是晚上的说书了,姑父和昊哥刚去省城没多久,话本没那么快传出来吧,再说他一个开酒楼的,难道那东家还开书局不成。”

“酒楼里说书吗?”

“有的,不过说书一般是茶楼酒馆居多。”

苏叶舒口气,说:“想到八月底就不用凿石头了,心里爽快。”

谢卫华温柔地看着她:“不一定,你看小溪两岸了吗?这小溪在两山之间,下暴雨时两山的雨水冲刷下来,你看溪水不宽,但冲刷的溪面足有十多米,所以石桥得建十多米长,像村里的一样,必须得建石孔桥,才不像现在用木头搭出来的桥一样,年年都要修几次,所以要用到的石头不是一般的多。”

苏叶:这桥会千年不倒吗?

和风楼捐款跟话本并没什么关系,从城里到周家村那段路开始修时,和风楼掌柜就知道了,在给少东家世报分店情况的信中提了一嘴,不管在土豆种植或是花生种植和花生榨油方法,因种子原是和风楼免费给的,所以这些苏世伟交给和风楼时分文未取,这几样让和风楼受益良多,所以少东家叫他从帐上提取五百两银捐给福家村修路。

当然这几样价值并不止只值五百两,但一下子捐太多并不好,少东家觉得以后可以再从其它方面给苏世伟一家补尝。

而此时,府城和风楼近几天来客天天暴满,每年和风楼一到三伏天时生意变惨淡,但今年在一楼设了一个说书位置,生意一天比一天火旺,到说书时间时酒楼更是暴满,掌柜是笑得合不拢嘴,今年这分店收益可以更上一层楼了。

福家村的那一群江南人脑子真好,幸好前几年横县那边的掌柜跟他们交好,并维持至今。

住高升客栈小院里的苏世泊每天都有各酒楼的掌柜和各书局掌柜上门拜访,也想从他手中买话本,但苏世泊跟和风楼订了合约,除了尚文书局,不再向其它酒楼和其它书局贩卖话本,有新的话本优先和风楼用,苏世泊每天笑着把各掌柜送离客栈,脸都僵了。

和风楼也只是想占这一先机,把客人留住,书局出书以后,苏世泊就控制不了。

隔高升客栈一条街的尚文书局和苏世泊签了合作书,赶紧让老师傅们雕板,抓紧印出来,书局掌柜看和风楼天天那么火暴,暗自庆幸自已有眼光,看了半本就拍板合作,八月府试时,学子们都聚集府城,到时生意更好。

时间进入了八月,早晚多了一丝凉意,尚文书局火暴了起来,加紧印出来的话本“废材五小姐逆袭记”刚摆上就受了欢迎,消息传得很快,摆上的八百册两天就售完。

消息传回来,苏叶笑着对苏景林说:“哥,找个画师,把话本里的人物刻画出来,订成本,估计也会很受欢迎的。

第172章 感谢未来连襟

话本里的人物画像苏叶只和苏景林提了一嘴,便没放在心上,至于要不要找个画师把人物刻画出来,那是他们的事了。

八月的天早晚多了一丝凉意,但午时还是一样热,这种热是燥热,比六、七月份时的热更让人难受,皮肤变紧绷干燥,特别是在野外干活的人,感觉特别明显,苏叶打了两桶水放草棚下,一会就用水拍下脸,才舒服些。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八月十八是府试的日子,中秋节第二天卯时,参加府试的人就要去府城,这一次苏叶和谢卫华两人都没去,叶德武赶着马车把苏景林和叶梅谢卫辰载去,上工和去府城的人同时出了村口,到了山谷,谢卫华把马车赶下小路,苏叶跳下马车,和叶德武还有马车里的叶梅苏景林谢卫辰挥手告别。

这一次去府城由苏世泊和苏景昊带队,加苏景榆共七人参加,这一次苏景昊挑了几个身手较好的人跟着去,共五辆马车。

车队过去,苏叶瞄到了一辆马车里的苏景榆和苏世昌,赶车的是苏景柏,苏叶也跟他挥了挥手,苏景柏笑着也挥挥手,赶着马车过去,苏景旭坐的那辆车过去时,他从窗口看出来,朝苏叶喊:“叶子,努力写话本,我回来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