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种田日常+番外(356)

作者:苏佑蓁 阅读记录

郭三叔笑道:“少年时出去闯一闯也挻好的,成亲后就不好出门了,人这一辈子太短,从出生到老死只在一个地方窝着太没意义。 ”

郭四叔也笑道:“对啊,世上有多少人从出生到老死都是窝在一个小地方,不知外面的世界有多广,见识少”

苏世涛:“想来你们去了不少地方,这山南府有什么好去处吗?”

……

厨房里的灶台烧着火,又用了几个炉子,就算厨房窗户不小,还是热到不行,苏叶看厨房里的人汗如雨下,呼吸像离水的鱼,拿两个木桶下冰窖装两桶冰块放厨房角落里,情况才好转一些。

陈兰用布巾擦擦汗,说:“总算知道为什么大家把成亲日期都订在四五月或下半年九月之后了。”

苏三婶笑道:“大夏天的成亲,那不是遭罪嘛。”

二表嫂:“我还以为七月是鬼月,前后一个月都不是好日子。”

叶梅:“也有这个原因的”

苏叶一直泡在厨房里,直到上完菜,才出来洗脸,换身衣服,才感觉活过来。

天将黑时,热闹的订亲宴结束,女人们又忙了起来,收残局,还桌椅,洗碗筷,明天一早苏景林就要和郭家人一起回府城,叶梅和陈兰商议着要送什么回礼。

郭夫子兄弟四人,大伯没来,大伯家来了一个儿子,每家一条熏猪腿,一套茶具(包括茶盘),一个竹篮里合装的腊肉腊肠,三斤陶灌装的花生油。

陈兰看了看收拾好的礼品,问叶梅:“礼会不会薄了一些?”

叶梅:“不会,这礼已经不轻,我们的熏猪腿价格现在不便宜,这茶具和茶盘我发现在府城的价格也很贵,还不如我们的好,花生油更珍贵,虽说种了几年,但种子和风楼没有漏出去多少,只从我们村漏出去,所以不管花生和花生油都是珍贵的东西。”

陈兰笑着说:“自家产的东西总觉得上不了档次。”

叶梅小声说:“郭家人在府城也不是多富有的人家,虽在府城,日子过得还不如我们宽裕。”

陈兰心里松一口气,小声说:“那我们景林不算是高攀,以后在郭家面前不会矮一截。”

叶梅语气坚定,说:“不会。”

陈兰:“我和你一起去的,我没看出来,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叶梅:“观察得来的。”

陈兰:“还是你心细,我第一次去府城,看哪哪都好,眼都花了,”

……

出门饺了回家的面,第二天凌晨,叶梅三母女和陈兰便起来包饺子,卯时中,送走了郭家人和要回府城的读书人,苏叶回到堂屋就瘫坐躺椅上,干活倒不是觉得有多累,家里多了外人让她觉得压抑,虽然她呆在厨房里的时间居多,但同一个屋檐,抬头不见低头见,总要打招呼,笑一笑,应付人让她觉得心累。

苏世伟看她瘫躺着,笑着说:“叶子累坏了,好好歇歇,话本也别写了。”

苏叶懒懒回应道:“身体不累,应付人,心累。”

紧跟进来的叶梅说:“好在卫华不是读书人。”

苏世伟:“卫辰也是读书人,叶子,你要适应适应。”

苏叶想了想,说:“我跟谢大哥说,让卫辰娶个八面玲珑的媳妇,省心”。

叶梅:“卫辰要是娶个心机深的,你会吃暗亏。”

苏世伟:“卫华主意正,吃不了亏。”

叶梅:“你不懂女人间的事,卫华又不是时时刻刻都在。”

苏果:“现在担心有什么用,谁知道将来怎么样,娘,得喂猪了。“

苏景林走后没两天,叶国健和叶德祥也去了府城,苏世泊买回来的旧宅改建还在进行中。

家里建厢房也提上日程,苏叶和谢卫华去小石山割了三天石块,他们割出来后,苏世伟请的石匠一家把大石块割小,拉回做厢房的地基,买的青砖陆续运来,码在墙根。

第188章 轻飘飘

准备好了建厢房地基用的石头,砖瓦,木材,没有马上建房,请人看了日子,动工日期得在八月下旬,到时叶国健和叶德祥回来过中秋就不去府城,在家里帮苏家起厢房。

苏叶的生活变得悠闲,家务活基本上用不到她沾手,地里拨草和给玉米培土的活全是雇短工清理的,于是每天早饭后写上一个时辰话本,再到二楼泡泡茶,看看风景,午饭后会在二楼露台躺椅上躺着,远看青山绿水,下午有时谢卫华会来的找她,两人在后园聊聊天,牵牵小手。

北坡下种了几年的果树今年挂果变多,六月七月是杏子成熟季节,杏树上硕果累累,俗话说桃养人、杏伤人,苏世伟没让家里人吃太多杏子,拿去卖又不值几个钱,送给亲戚一些,其余的全让叶梅领着苏叶和苏果做成了杏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