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种田日常+番外(365)

作者:苏佑蓁 阅读记录

苏三婶吃吃笑道:“他们只要说菜不好吃,我就天天照在老家时的样子做。”

聊这话题,妇女们纷纷开腔,“这主意好,记得在老家时天天水煮,学到了,我以后也这么办。”光想着以后孩子爹和几个熊小子惹了自已,天天苦着脸吃水煮菜,想想就乐。

“咳咳,跟你们说件趣事,景辉那小子头次相看时,那姑娘长时不差,心里头满意了八分,后来悄悄打听那姑娘茶饭不好,立马就放弃,现在娶的这个相貌还不如前一个呢。”

“景辉媳妇长得不差啊,能干,茶饭好。”

……

听了一会八卦,只会几个小炒的郭采玥心里表示:这村里男人挑媳妇很在意女方茶饭如何,必需要学会几个大菜,拿手好菜。

鱼打了三天,苏世伟就让人停了,没打上来的大鱼明年让它们自已繁殖,明年开春鱼苗也不用买了,送酒楼的鱼放大水缸里养着,其它的全杀了腌制。

郭采玥看小窑

旁的棚子下面,一排大缸的腌鱼,还有每天都熏的大量猪腿、腊肉,不管是杀猪熏肉的量,还是这几天捕回来的鱼,腌制的量,对她来讲,冲击力太强,量太多,足够一个小家族食用,家里就几个人,太多了,私下里她问叶梅:“娘,这腊肉和鱼腌得会不会太多了?”

叶梅:“不会的,熏猪腿还少了些,每年人情往来,要送的礼不少,十三叔公在京里,熏好后会寄一些给他,他自已吃或送同寮也拿得出手。”

郭采玥:“十三叔公家里也会寄过去给他吧”,她记得十三叔公跟他们家关系是出了五服,还是两家关系密切?也是,苏景谦经常来找叶子。

叶梅笑着说:“十三叔公嫌他家里做的没我们家做的好吃”,话停了一会,又说道:“十三叔公跟我们家是出了五服,他现在在京城一个书院里当先生,有些人脉关系,以后景林或村里其它人进京会试时,有个照应,不致于两眼抹黑,一头撞进去,何况在京里,叶子写的话本是他差人帮忙洽谈。”

郭采玥:“我明白了,听我爹说他当年去参加会试时,一个人在京里举目无亲,很是艰难。”

叶梅笑了笑,说:“叶子很喜欢吃炖的熏猪腿,她还想叫你爹去采买些猪腿回来腌制,她舅舅知道了,说他家养的猪多,做好了送给她五条。”

郭采玥:“蘑菇炖的熏猪腿真的特别好吃”,和风楼的招牌菜之一,一小盘就十两银子,自已跟景林订亲时公公婆婆回礼,爹爹四兄弟每人一条熏猪腿,很大方,当时可把她三叔乐坏了。

趁着大雪没下,村长组织把两个池塘的大鱼捞捕出来,家里又分到了不少鱼。

时间进了腊月,大雪纷飞,雪下了停,停了又下,这会到元宵节,雪不会再化,越来越靠近小年,进城的路一天多的时间给清了出来,买卖年货的时候到来。

叶国健拿着腊肠进城出售,回来后,过来跟苏世伟说:“世伟,腊肠价格降得厉害。”

苏世伟:“这是肯定的,不是早料到了吗?几年前价格那么高是因为旱灾和旱灾刚过,百姓都没东西吃,更不用说养家畜,这两年丰调雨顺,官府大量推广玉米和红薯种植,每户人家养几头猪没问题,肉类价格不降才奇怪。”

叶国健:“是啊,这价格真不舍得卖,自家吃算了,明年我想少养几头,养十多只羊,现在羊肉贵。”

叶梅给叶国健泡了茶,说:“大哥,你家做的腊肉腊肠也太多了,能吃得完吗?”

叶国健:“没事,放着吧,熏的时间再长一点,坏不了,现在年尾卖的腊肉腊肠太多,到夏天再卖,说不定能贵一些。”

苏世伟:“有件事我想了很久了,大哥,你跟我合计一下看行不行?”

叶国健放下茶杯:“什么事?”

苏世伟:“北坡那个小湖东岸沿线,我想抬高一米半左右,把从北坡西面流出来的小溪引向湖里,再从湖的另一边挖出水渠,这样不仅是我家北坡下开的地,还有你家的五十多亩,离我们家最近的这些地,都可以改成水田”。

叶国健沉思许久,才说:“可以操作,只是工程量太大,划不划得来?”

苏世伟:“划得来,开始时出支大了些,但建成后旱地变良田,惠及子子孙孙。”

叶国健爽快道:“既然这样,请人的银钱我家出一半,明年去府城我把德祥留下来帮你,带走德正”

苏世伟:“银钱不用你出一半,意思出一点就好了。”

叶国健:“三分之一,不能再少了,你打算从哪里挖土来填。”

苏世伟:“那边不是有些地方开荒种地不行,连果树都种不了的地方吗?就从那些地方挖,挖出来的石头用来砌湖边,再挖出两个池塘蓄水养鱼也不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