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种田日常+番外(450)

作者:苏佑蓁 阅读记录

几个女人在堂屋聊了八卦,谢晓竹成亲后,人越来越开朗,话变多,赵晴也喜欢听村里的八卦,两人聊得很投机,苏叶和谢母旁听,时不时也搭上两句,竟然快中午了才停,谢晓竹在娘家用过午饭才回

下午,苏叶窝在房间里,坐塌上,两个小孩各玩各的,谢卫华离家,苏叶什么都不想动,心想着他这会是不是在回来的路上,天这么热,骑马太晒了,她有点后悔没劝他架马车走了,架马车第二天再回来也好,起马没那么热,不知会不会下雨?

苏叶胡思乱想了一个下午,傍晚,开饭前,谢卫华回来了,孩子们涌过去,看还是很精神的谢卫华,苏叶暗自松口气

晚上孩子们睡着后,谢卫华紧抱着苏叶:“想我了没?骑马到半路我就想回来带上你”

“想啊,下午什么都没干,光想你到哪了,会不会很晒,会不会下雨?”

“上午不想?”

“晓竹来了,聊了一个上午”

“真不知你们女人怎么有那么多话聊”

苏叶笑:“有点不可思议,我以前很不喜欢聊天说话的”

谢卫华笑:“我以前话也少,我们订亲时,卫辰还笑话我,说我俩都话少成亲后怕是天天大眼对小眼,他当时快笑趴地上了”

苏叶呲笑开了:“天天大眼对小眼,挺好笑的”

谢卫华声音变沙哑:“叶子,身边有你陪着真好!”

“我也是,有你真好!”

不出三天,顾氏便把房子布置好了,空荡荡的房子变文雅,一进去就让人觉得,这是文人的居所!苏叶心生佩服

这一天刚过午,女夫子到了,女夫子姓郁,夫家姓傅,不到三十岁,长像很端庄,长时间赶路的憔悴也掩盖不了那股文人气质,三个孩子两男一女,女孩在中间,老大十二岁,老二十岁,老三八岁,精神都不太好,谢雯带顾氏和苏叶安置好他们,没说过多的话,留点吃的,便告辞离开,好让他们早休息。

傅夫子不仅带有一个嬷嬷,还有两个丫环。

谢雯回去前和苏叶说:“叶子,他们精神都不好,你离得近,晚上能给他们送饭吗?明早就不用了,明早我再给他们送着肉菜过来”

苏叶笑回道:“三伯娘,没问题的”

苏叶回到前院,心里头闷闷的,谢卫华轻声问她:“怎么了?”

苏叶:“不知怎么地,看到郁夫子和她三个孩子,感觉心头闷闷的,是什么情况才让她带年幼的孩子们远走她乡谋生”

谢卫华:“肯定有不得已的原因,十三叔公朋友帮忙找的人,人品肯定没问题,生活上多帮衬点便是”

苏叶:“嗯”

傍晚,苏叶送饭菜过去,一群人精神还是不太好,苏叶和郁夫子客套几句,便离开。

第239章 第239章傅家

苏叶知道谢雯办事周全,郁夫子那里她肯定方方面面都安排到位,她想了想,吩咐丫头送去一小坛酸豆角和一罐菜虾仁菜脯,便没再去打扰

三天后早上,郁文殊就着炒酸豆角喝下两碗小米粥,大夏天赶路,这一路下来,母子四人都相继生过病,病愈后没甚食欲,看到饭菜就没了胃口,只有白粥和小米粥就着酸豆角或那个萝卜干吃得舒服,这三天母子四人除了两小菜送白粥小米粥就没吃过其它东西。

养了三天,浑身酸软的母子四人才缓过来,自安顿下来,郁文殊第一次出了房门,早晨的阳光温和,微风拂过树叶,果树中小小的野花盛开,郁文殊不由的伸下懒腰

这里没有假山流水,没有九曲回廊,更没精致的亭台水榭,只有挂着青果的果树,粗犷的长亭,无端的令她觉得踏实,安心

郁文殊在长亭里转了一圈,回房,叫来三个儿女和一直跟着她的王嬷

嬷和月桂和香桂两个丫头,温和地说:

“不出意外,我们将在这生活好多年,所以了解周围环境很重要,今天都缓过来了,月桂和香桂去村里添些东西,细心观察”

两个丫头应声,退出去,王嬷嬷去了厨房,郁文殊看孩子们,老大傅启烨和老三傅启松精神回复,女儿傅齐瑜精神还是有些萎缩,但都站挺直,心下欣慰,说:

“启烨,启松你俩精神好,今天出去走走,我今天准备准备,明天带你们去拜访这里的村长和你们外祖父朋友的故友,还有这房子的主人”

傅启烨傅启松:“娘,我们知道了”

郁文殊朝他们摆摆手,两个儿子出去,傅齐瑜偎依着母亲:“娘,就因为了净大师给你批一句远离是非,我们就老远的来这里,这样真的好吗?我们已经和大伯二伯他们分府过,他们也不能把我们怎样?”

郁文殊手抚女儿头顶,看向窗外:“不仅仅是这个,这里面的原因很多,新皇上位三年以来,新老旧臣交替,自有动荡,你父亲是新皇的心腹,为此还丢了性命,对方也讨不了好,再在京里呆下去,我怕你哥和你弟被人毁了或被人不露痕迹地往弯路上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