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种田日常+番外(455)

作者:苏佑蓁 阅读记录

“有一头母牛快生了吧,生了以后给傅家送点牛奶过去,孩子那么瘦还开始练武,身体会顶不住的。”

“还有十天左右生,前一个月姑父家有两头母牛生了,牛奶多的是,每天从他家拿点便是,明早晨练时我和昊哥说一声。”

苏叶想起前世一年比一年贵的陈年熟普,她从开始喝六年的,到后面只喝得起两年的,便说:“我想另挖一个通风的地窖,每年都囤点当年的普洱茶,当年的便宜,几年后就值钱了,我们自己喝,送礼也省钱,你觉得怎样?”

谢卫华想好一会,才说:“这主意不错,不过马帮一般不运当年的出来”

“跟他们订货就行了”

“这操作理应可行,不过这事还得经姑父那边,他有熟识的西南商队,西南马帮林立,不像赣南,我们还真不能组队自己去。”

“马帮多了才有竟争,要是被垄断价格才贵,你看这两年去贩橙的人多了,橙子一年比一年便宜”

“也是

,姑父说今年不去贩橙了,利润太低,不值跑一趟,对了,好的文房四宝,端砚,徽墨这些我跟姑父说,二表哥明年开春下江南时捎带回来”。

“好啊”

傅家,晚饭后,傅启烨想到苏华灏收到师娘送的鞋时,那兴奋的样子,觉得那鞋不一样,便叫王嬷嬷把鞋拿出来,脱鞋换上,走几步,和郁文殊说:“娘,这鞋真不一样,好舒服!”

傅启松听了也换上,走几步,跳了几下,惊奇:“是真的舒服!师娘说是练武时穿的,娘,练武费鞋子,你给我照这个多备几双”

郁文殊拿过傅启烨另一双,里外仔细看过,除了鞋底是皮,其它都一样,她比了比大小,脱右脚的鞋,试穿进去,果然舒服,皮底耐磨,还不咯脚,孩子的师娘有心了

她摸摸鞋底的硬度,回小儿子的话:“鞋底这硬度,我们做不来,牛皮我们也没有,以后好好孝顺你们师父师娘”

傅启烨傅启松:“娘,我们知道!”

傅启烨换回鞋子:“娘,师娘舅家二表哥便是卖皮鞋的,我们去定做几双,您和妹妹也要”

月桂也说:“我听说穿皮鞋不怎么浸水,特别是走石子路不咯脚。”

郁文殊:“那家里一人买一双吧”

次日用完早饭,苏叶收拾两斤干蘑菇,一小坛介菜做的咸菜,一小坛菜脯,虽说是小坛,也是五斤装的小坛,一点干海带和紫菜。

赵三竹提着两个篮子,苏叶牵着谢承熹,来到果园别墅,傅家兄弟这时已去学堂,双方打过招呼,郁文殊母女把他们迎进去。

苏叶让赵三竹把篮子放下,说:“小咸菜送粥最好,送你们一些,介菜做的咸菜太咸,泡清水一个时辰再炒,菜脯也要泡泡”

郁文殊感激,微笑着说:“太好了,谢谢!我正想怎么开口跟你讨点。”

苏叶笑了笑:“果园通向后园的门一直开着的,想吃什么菜自己去摘,不用不好意思,也不用担心不够,我和婆婆种的菜很多”。

郁文殊微笑:“那倒不用,青菜每天都有人送来,我们都吃不完,咸菜也有人送,但我和几个孩子就是馋你家的。”

两人不怎么熟,苏叶和她说几句客套的话,便告辞离开

苏叶一走,傅齐瑜和郁文殊说:“娘,见谢婶婶几次,我有点不相信京里风霏好多年的话本是她写出来的,她身上没一点文雅气质”

郁文殊摸摸女儿的头发:“人不可貌相”,她顿了一会又说:“我也不相信,可事实在眼前,书里的风长渠风长歌兄妹俩不折不挠的精神激励了多少人,包括我们母子四人,我心里感激她,那话本令我们渡过了最难熬的时期。”

傅齐瑜笑了笑:“嗯”,现实生活中不是那个热血的江湖,却也需不折不挠的精神和无畏的勇气才能令自己活得更好,十岁的傳齐瑜已经有这样的觉悟。

苏叶不知她写的话本娱乐的同时还有其它作用,谢卫辰回来照顾自己的妻儿,苏叶轻松了许多,昨天听小叔说小弟媳妇怀上了,回到前院,收拾点东西,放一个布袋里,又带着谢承熹去了娘家

苏家,听说小儿媳怀上了,叶梅装了快一马车的东西,苏叶到时看车厢里装鸡装鸭装鹅的几个笼子,叶梅还往里装东西,苏世伟站一边,脸上显无奈,苏叶有些无语:“娘,小弟院子不大,你确定要送去这么多活的?”

进院子看到苏世伟,谢承熹跑向他:“外公”,苏世伟开心应一声,抱起外孙:“我也说了,不用送去那么多,你娘不听,说我不关心小儿子。”

叶梅不确定地问苏叶:“真的多吗?”

苏叶把布袋递给她:“这是我送给弟妹和小侄女的,多,每样两、三只就行了,吃完再送去,送去太多,小院里养着又脏又臭的,让弟妹心情烦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