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种田日常+番外(616)

作者:苏佑蓁 阅读记录

谢雯痛快道:“好,来,一起喝,敬对双方”

大家把杯里的葡萄酒喝了,坐下,慢慢吃菜,边说说话

孩子那边,或许伤感过去,或许约定了什么,气氛反而欢乐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再不舍,时间晚了,大家陆续散去

次日朦胧晨光中,村口密密麻麻的人送走了十二辆马车,有孩子追着马车大喊,别忘了约定

一群群女孩控制不住,难过得泣不成声,好多女孩到了说亲年纪,或许这字辈子再没机会见到先生了

车队上了山路,被树木档住,看不见了,苏叶抹掉眼泪,和谢母说:“娘,回去吧,等启烨成亲日子定了,我们去进京祝贺,到时就能见他们了”

谢母擦擦眼泪,哑声说:“好,好”

谢承瀚抽下鼻子说:“所以我们没必要难过啊,大师兄不小了,很快娶媳妇”,很快又能见到他们了

孩子们一听,对啊,大师兄成亲,他们能进京参加婚礼,还能游玩,这是天大的好事,那还难过什么,几个孩子马上笑嘻嘻了

车队的一辆马车里,郁老太太和女儿外孙女同坐软软的座垫,靠着软软的靠枕,几人平息下激动的情绪后,郁老太太感慨:“谢家把马车布置的真好,这下赶路也不怕太累”

傅夫人眼眶红红的,说:“出府城,上官道后,路就没那么平了,还会很颠波,娘,下午你躺着吧”

郁老太太:“我还没那么差,第一天就躺着,几天后累了再说”

傅齐瑜抱着一个软软的小抱枕,说

:“福家村人真厉害,县城到府城的官道也修平整了,要是到京城都是这种路就好了”

想到当年南下路上的惨状,傅齐瑜心有余悸,那时一家四口体弱,还在大夏天里赶路,一路颠簸,一个接一个生病,她当时真怕,怕再失去家人

郁老太太:“不敢想,修到京城的多少银子”

傅夫人笑笑没接话,她此时心里安定,几年间,随时长歪的小树苗长成笔直大树,定型,快能遮风挡雨了,虽然小儿子缺点没变,但也不是能随意糊弄了

在福家村几年,她每一天都能睡的安安稳稳,不用担心孩子在学堂被人排挤,被人欺负,不用惶惶不安,害怕稍不留神,两儿子被人引上歪路

凉风吹进车里,抱着抱枕舒服的傅齐瑜感慨:“大哥和弟弟拜的师傅真好,给的熏猪腿

,腊肉腊肠腊鱼腊兔整整装满一骡车”,还专门训练人手给大哥和弟弟用,她都羡慕了

郁老太太微笑:“你外公收礼收了三车,不收都不行,你外公说在福家村的养老生活真好,要不是你舅舅写信催得急,他都不回去”

傅齐瑜点头:“我也觉得村里养老好,您和我外公来几年,显年轻了,腿脚更好”

傅启烨和傅启松骑马在车队前头,迎着朝阳,不舍的情绪平复下去,涌起的是对未来期待

傅启松兴致勃勃,说:“哥,真有仙人跳吗?听过这么多仙人跳局,能亲眼看一回就好”

傅启烨微笑:“当然有,不是我们没遇到,而是被我们避过去”

傅启松想到什么,搭拉脑袋,说:“师娘说我性子单蠢,最好骗,让我遇事时多想想,别一根筋地冲上去,累及旁人,哥,我有那么差吗?”

傅启烨给弟弟面子,没笑出来,安慰他说:“也没那么差,你只是经历的事少”

其实小弟经历的事不少了,师傅为改正他性格里的这缺点,出银给村里少年,让他们想办法坑弟弟,没想到弟弟是记吃不记打的性子,被坑过后两天就忘了,希望师娘说的话能有效果

傅启松听他哥没多少诚意安慰,撇撇嘴,决定把师娘的话记心里,仔细琢磨,因为师娘说了重话:“你不是一个人,可以随性而为,你后面站着母亲,哥哥姐姐,如果因你随性,冲动,粗心,他们受到伤害,更严重的因你丢掉性命,你将如何?”

他将如何?后悔,后悔有用吗?

傅夫人给女学堂培养几个女先生,苏果就是其中一个,傅夫人和教规矩的嬷嬷走了,最不适应的是她们,女学生们对功课有懈怠的迹象

三天后,谢云舒下午放学回来悄悄和苏叶说:“娘,我好多小姐妹读书都不认真了”

苏叶打量了女儿一会,问:“新的先生和傅先生讲课相差很远吗?”

谢云舒摇头:“没差太多,大家怕傅先生,不怕新的先生”

苏叶把谢云舒揽进怀里,说:“那是她们自制力差,你可不能和她们一样,人呢,不管男女,要有一项或多项立足于世的本领,这样,在怎么艰难的情况下,才能令自己活得更好”

谢云舒偎依母亲怀里,幸福眯着眼,说:“娘,我明白,我学得很认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