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古代当地主+番外(110)

作者:勿尤 阅读记录

江洛一带闹水灾,那边的粮价怕是比这边还贵,张信想着自己的计划可能得反过来。可是这样自己买粮食的钱就得另想办法了,不能利用倒卖货物赚差价的方法积累原始资本。

一时间张信有些踌躇,自己只有二百多两,加上空间里的六十石粮食,还要留下自家吃的,也赚不了多少。

不过存粮总是不会错的,张信下定决心道:“给我来二十石稗米和三十石高粱。”

张信现在没路子买粮,只得在粮铺里买。重要的是时间不等人,等自己找来路子,那时候粮价怕是比这会儿的便宜不了多少,甚至更贵。而且,估计眼下也没人肯再往外卖粮。

伙计回道:“不好意思,这位客官,你最多只能买三石。”

“限购三石?”张信诧异道,也就四百五十斤左右。

伙计点头肯定道:“今儿个掌柜的吩咐过了,从今天开始每个人到我们这买粮食,最多只能买三石。”

张信没想到这会店家已经开始限购了,怕是想留多点粮食等涨价。毕竟闹灾年间,这粮价是一天一个样。

店家都限购了,张信更没什么好犹豫的:“那就给我来两石稗米,一石大豆。”

这年头挣扎在温饱线的人吃的都是些粗粮,即米糠、高粱、麸子、大豆等混煮,偶尔掺点麦米和大米,过年过节的时候才吃那么一两次白米面。

以现在的情况,张信觉得还是多备粗粮的好,而且能储备的量也大些。

张信寻了个偏僻的角落,将买好的三石粮食放进空间里,然后一刻不停地赶回家。叫上家里的男丁,还有刘父他们,发动到各粮店去买粮食,能买多少买多少。当然也没忘让青山到张大伯那给提个醒。

幸而张信动作够快,下午的时候各粮店已经人满为患了,都在排队买粮食。

张信借口租了个地方放粮食,把买来的粮食都放空间里了,不然把粮食搬到自家这么大动作,附近人家不得都知道自家有粮食,恐怕会招来灾祸。

“没想到霖州会患水灾,这会粮食更是紧张了。”堂屋里刘父叹道。

江洛一带隶属霖州,确切的说霖州的府城就在江洛。霖州土地富饶,加之水源充沛,有国家粮仓的美称,如今出了事,确实不容乐观。

继而愁眉道:“咱们这的天气也不知能不能好转,这会都六月了。”

张信看了眼外面的艳阳天,怕是难了。进入六月份,这天是越发热了,气温起码在三十三度以上,冰块的价格都涨了好几次了。与之相比,空间里的气候称得上凉快了。

张信不看好道:“我看怕是比往年还要严重些,咱们还是做足准备的好。”

休息了一会,刘父就和青山回自家去了,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准备。

将二百两银子换成了粮食,张信心中稍定,正想着如何开源,就听何叔过来禀报说马老二过来了,张信忙让何叔将人请进来。

“张老弟,看不出来,你家派头不小啊。”一进门,马老二就笑道。

张信面露无奈道:“马二哥说笑了,不过是在乡下小有资产,到了府城根本就不值一提,这会还愁着怎么来钱呢。对了,马二哥怎么过来了?”

“这不江洛闹水灾了嘛,全子那船不出了,我过来跟你说一声。”说着马老二从怀里取出五两银子递给张信:“诺,这是你的船资。”

张信暗道自己疏忽,还想着下南边倒卖粮食,都没考虑船还能不能走。不过倒没怎么失望,这会粮食在哪都好卖。但是想到那笔运费,张信多少有些不甘:“那什么时候有船过去?”

马老说道:“张老弟你还想着到南边去呢,怕是得等上一两个月,等水退了才有船,听说现在那边还下着大雨。”

继而抱怨道:“这老天爷也真是,该下雨的地它不下,不该下的地就使劲下。”

“谁说不是呢,可苦了我们这些地里刨食的,也不知有多少人家因着这鬼天气流离失所。”张信颇为感慨道。

马老二是个心大的,不太想谈这么沉重的话题,转而道:“张老弟家里可储备好粮食了?”

“今儿早上买足了,马二哥呢?家里粮食可充足?”

“够吃到来年了,就是贵了点,早知道前些时候就应该买的。气人的是粮铺还不让多买,害得我跑了好几个地方。”

聊了一会,马老二就告辞了,这个时候也没心情去吃酒聊天。

张信寻了个间隙,进了趟空间。种植区的麦子熟了大半,张信也不再等了,开始收割起来。

张信忙活了三天,总算是将麦子脱粒完全放在空间里晾晒,种植区也重新种植上麦米。蔬果地那边除却果树都种上了萝卜,可惜没有番薯和玉米这两种作物,不然凭借空间的产量也能养活许多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