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古代当地主+番外(117)

作者:勿尤 阅读记录

“嗯。”顾伯明抿唇道。

张信摸了摸在少年怀里熟睡的小女孩的头,然后就跟他们挥手告别。

顾伯明深深地看着张信远去的身影,直至消失在转角处,这才敲响了林家父子的门。

林志学怒气冲冲地打开了门,见到是两个孩子,不由楞了下:“你们是?”

顾伯明紧了紧怀中的小女孩,道:“恩公让我和妹妹过来投靠你家,这些是报酬,特别是这几坛子药酒。”

林志学看到那十坛药酒,沉默了一会,对顾伯明道:“你们跟我进来吧。”

见那两兄妹进了林家的门,张信就放心地回家去了。

……

不觉间已临近中秋,又是一年花好月圆时,城里难得热闹喜庆,张信家也将家里布置起来。

“爹,明儿个中秋,你可得带我去看花灯,上次说带我去坐船都还没去呢。”小宝算账道。

张信搓了搓他的小脸道:“行,中秋节就带你们出去看花灯,猜灯谜。”

最近府城的情况稳定不少,肯定是不比没闹灾之前,但已不见最初的慌乱。

张信挂好最后一个灯笼,刘氏就喊开饭了。

夜里挂着的灯笼燃着,伴着天上高挂的圆月,倒是明亮。

大伙早早地睡下,期待着明天的到来。

“都一个个的牵好,别跑丢了。”张信在前面喊道。

难得热闹,张信把一大家子都喊了出来,连同青山和何成一家子,不过刘父和何婶她们年纪大了,就留在家里赏月。

张信领着一行人往人少的地方去,为了这次出行,他可是特地看过周围的地形。可惜人太多,错不开时间,不然都能逛上一遍。

“爹,我要买那个灯笼。”小宝伸手指着盏走马灯道。

为了防止小宝乱跑,张信一直牵着他的小手,留在自己左近照看。

“这个灯笼怎么卖?”

摊主笑道:“二十文钱一盏,客官来几个吧,我这的灯笼最是精美好看。”

“你们有没有想要的,尽管挑,草儿你们也是,不用拘谨。”张信招呼道。

三丫指着一盏兰花灯道:“爹,我要那个。”

“我不要花灯,我要买面具。”二丫眼尖,看到另一边远处摊位上摆着的面具。

小宝嚷嚷道:“我也要面具。”

张信无奈道:“好好好,咱们先买好花灯,再去买面具。”

“大姐,姐夫可真疼孩子。”杨氏对刘氏道。

刘氏语气颇为无奈道:“可不是,就怕被他给惯坏了。”

杨氏笑道:“哪就这么严重,我看婉慧小宝他们都是懂事的。说起来大丫也不小了,是时候说亲了。”

刘氏感慨道:“是啊,转眼就这么大了。只是今年情况不好,我跟你姐夫商量过,来年再给大丫寻亲。”

“娘,舅娘你们在说什么呀?咱们快去买面具,灯笼都买好了。”二丫急哄哄道。

见状,刘氏不禁摇头失笑,与杨氏跟了上去。

带了个怒目金刚面具,二丫急忙让沈福带了个妖怪面具,大喝道:“孽畜,安敢伤人性命,看我不收了你!”

说着,做了个挥剑的动作,沈福配合着动作,好不乐呵。

小宝忙挣脱张信跑了过去:“我也要玩。”

一旁跟大丫在一处的草儿羡慕地看向那边,不由紧了紧怀里的香囊。

一群小的戴着面具玩闹了许久,才心满意足地搂着面具到下一站去看热闹。

“舞龙!爹!爹!那边有舞龙!”隔着明景湖,小宝就喊道。

小来几个闻声看去,亦十分激动,兴奋得小脸通红。

张信掐住他的小嘴道:“那边是中元街,眼下最是热闹,人太多了,等晚一些我们再过去。”

小宝扁着嘴道:“哦。”

“青一块,紫一块。”好不容易寻了处人少猜灯谜的地,张信赶忙招呼众人行动起来。

张信答道:“是素字。”

“这是您的奖品。”摊主递给了张信一根红绳道。

“不是灯笼吗?”

“小哥说笑了,若是灯笼我这一会儿就被猜没了,不过你若是能连猜十个谜语,倒是能领一个。”

张信跃跃欲试道:“那我试试。”

“晴空朗月挂边陲?”

“是郎字。”

“爹,你好厉害啊。”

张信一脸骄傲,然而第三个谜语就被打脸了,“权向画里觅知音?”

“是‘晓浮三殿日,暗度万年枝’的枝字。”见张信思虑良久都没有答案,大丫忍不住开口道。

然后几个小的果断转粉,围着大丫,让她猜,张信只好黯然退场。

“娘子~”张信牵着刘氏的手委屈道。

刘氏噗呲笑道:“你往日不时常练字吗?怎么猜不出这字谜?”

“可能这事需要天赋吧,我不管,我现在心里头不舒服,太打击人了。”而后贴近刘氏咬耳朵道:“你今晚可得好好抚慰我受伤的心灵。”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