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古代当地主+番外(13)

作者:勿尤 阅读记录

掌柜的笑了笑:“不知这位小哥打了什么野味。”

张信忙道:“是两头野猪,不知掌柜的收不收?”

听到是野猪,还是两头,掌柜的讶异地看了眼张信,道:“自然是收的。”然后对小二道:“你领这位小哥去后院,让李师傅看看。”

“小二哥,烦请稍待,我去把野猪拉来。”

张信来到了之前找的没人角落,念头一起,张信面前就凭空出现了两头野猪,齐整地放在板车上,那板车是张信找村里李木匠暂借的。

推着板车,张信走出了小巷,路上行人看到两头野猪还是挺新奇的,不时交头接耳、评头论足。

张信不由加快了脚步,他可不想让人给认出来。

跟着小二来到后院,一个身宽体胖的中年汉子已经等在那,小二恭敬道:“李师傅。”

李师傅嗯了声,就走到张信身旁,对着两头野猪看这看那的,最后对张信道:“没想到是活的,挺不错的,就是摔坏了不少地方,有些可惜了,这样吧,我给你每斤20文,如何?”

张信想了想,家养的猪肉一斤十六文,这个价前算是公道的了,于是点头同意。

过了称,两头野猪加起来一共有四百一十二斤,共计八两二钱外加零头四十文。

银货两讫,张信心情大好,给了小二一钱银子,感谢他带路,倒不是张信穷大方,只想着日后还可能和瑞来客栈打交道,提前搞好交情,而且小二人品不错,起码不是那种狗眼看人低的。

果然小二哥脸上的笑容真诚了不少,推辞了下就收下了,不一会就称兄道弟了。

“张大哥,日后若是还打到野味,记得送这来,要是野鹿或狍子,价格更高。”

“放心,日后还得赵老弟多多关照。”

出了瑞来客栈,张信转向城东,城东那边有砖窑工坊,村里闲下来的青壮大都去那找工作,原身就曾在那搬过砖。

不过张信可不是去找活计的,那边有间药铺名宝安堂,信誉有保证,张信去那把金银花给卖掉。

“这位小哥哪里不舒服?”一名老大夫和蔼地问道。

来了药铺,张信自然要顺带看看自己的身体是不是好转了,进一步确保灵泉水有效果。

“李大夫,我之前开荒累狠了,都晕了过去,之前吃过药,我想问问我身体是否仍有亏损,有碍寿数。”

老大夫把了把脉,摸着胡子沉吟片刻:“我观小哥脉象沉稳有力,气血旺盛,已无大碍,看来小哥保养有方啊。”

张信心总算放下了:“如此就好,多谢大夫。”

“小哥还有事?”老大夫见张信看完诊还不走,问道。

张信不好意思笑了笑:“说来惭愧,我在山上采了些金银花,不知宝安堂收不收?”

老大夫来了兴致:“哦,是吗?拿来我看看。”

张信忙把身旁的装着金银花的布袋递了过去。

老大夫伸手捞了些,拨了拨,又嗅了嗅:“品质不错,我这也需要,这样吧,我给小哥三十文一斤如何?”

都有两斤肉钱了,张信点头同意:“宝安堂是讲信誉的,我自无异议。”

老大夫笑着看了张信:“我要是给少了,岂不是不讲信誉了?”

“哪里,我相信李大夫不是那种克扣吝啬之人。”

老大夫摇头失笑,也不跟张信扯皮,叫来药童把药给称了。

一共是四斤,一百二十文。

张信跟李大夫道了谢,就离开了宝安堂。

张信没忘记自己来县城的目的,最主要的是找一个细水长流的赚钱生意,如今也算是有了本钱,现在该去做个市场调查了。

张信将生意定位在平民路线,人的生活无外乎衣食住行,住和行张信基本不考虑了,衣他也不懂,就算开个布庄,本钱也不够,那就只能从吃食上着手了。

借着上辈子的口才,张信在给刘氏娘几个买东西的时候,了解到了许多信息,着重打听当地的吃食种类,发现这块还是有很大市场的。

张信作为一个三餐不定的摆摊青年,当然不会做什么好吃的菜,最多是把饭菜煮熟,但他没吃过猪肉,见过猪跑啊,所以还是有信心的。

对于要做什么生意,张信还要再考虑考虑,现在首先是解决住的问题,一般来县城上工的青壮都在城里的破庙住或是去亲友家借住。原身以前上工的时候就住的破庙,老二张丰那是没指望的,但张信现在不好再住破庙,免得被村里人看见,还要费心思解释,而且也不方便。

吃过一碗肉面,张信就到处打听哪里有房出租,最后找到了一个院子,院子里面有口井,里面住着三户人家,还剩北面的房间没人租,一个月一百五十文,张信看着还不错,就租了下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