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古代当地主+番外(131)

作者:勿尤 阅读记录

三丫和小宝,还有小来也跟着喊。

众人脸上都露出轻松的笑容。

家里的东西有些乱,估计是有人爬墙进来搜过,幸而没搞破坏,屋子都好好的。

家具等物都藏在后院的地窖里,用大石头给堵住了,没被人发现。张信寻了个间隙,利用空间把石头给挪开了,从空间里取了六十石粮食放置好,这才叫大伙过来取东西,收拾屋子。

平静许久的院子一下子热闹起来,打水的、擦桌椅的、扫地的、做饭的、搬家具的,忙里忙外,忙进忙出。

一大家子花了三天,才把家里收拾齐整。

何成也处理完事情回来了,张信让他留在县城,是为买地,还有雇佣汉子帮忙耕种,顺带收拾下铺子。

他们这么早从府城回来,就是为了赶春种。

“老爷,这是地契,一共是一百亩,都在村子附近。人也都雇好了,明儿个就上工。听说包饭食,还有十文钱工钱,大伙都很积极,差点把我堵得回不来。”何成回禀道。

张信笑道:“那就好,咱们得赶着把今年的粮食给种上。对了,木工和泥瓦匠,还有砖窑厂那边都打过招呼了吧?”

张信想趁着这个时机,扩建一下屋子,修它个五进大宅,其内建设亭台楼阁,假山园林。

眼下屋子也够住人,但能走动的地方却不多,只后院一个。不出意外,这可是要住一辈子的地方,当然是怎么享受怎么建,而且这也是之前就规划好的。

何成点头道:“都说好了,建房子的材料他们会给我们留的。”

谈完,张信就打发何成去休息。

何成刚走,刘氏就一脸哀容走进来,对张信道:“满叔回来了,四叔公也没了,满婶子让我们过两天去吊唁,给老人送行。”

“我知道了,你让何婶帮忙准备下。”张信叹了口气道。

村里有好些人因这场旱灾而丧命,大多是老人孩子,或是逃灾路上生病没的,或是熬不过前年冬天的,或是人祸没的。

村里这些天不时能看到有人迁坟发丧,不复回乡的喜悦。

对于生命的逝去,我们无法挽回,只能坚强接受,留给时间替我们抚平伤痛。

感伤是无法避免的,张信也没什么话好说来安慰的,上前把刘氏拥住。刘氏回抱。

生活还要继续,次日一大早,刘氏就领着村里雇来的妇人埋锅造饭,张信则领着一众汉子下地干活。

到了给四叔公送行的那天,把孩子们拘在家里,张信和刘氏穿戴上何婶准备好的丧服和布带便去满叔家。张信与满叔是隔了两房的亲戚,关系算不上亲近,但也是亲戚一场。

办丧事的人家大多是迁坟回来的,四叔公也是,不管何时人们都讲究落叶归根,逃灾的时候这后事都是匆匆找个地方随便办了的,如今回到乡里自然得迁回来。

为着补偿,更是一片孝心,尽管家里困难,满叔还是咬牙大办了一场。

张信跟着送葬回来,心里仍是闷闷的,虽然关系不大亲近,但见证死亡总是哀伤的。

埋头苦干了几日,张信这才渐渐恢复过来,也就有心思考虑家里的事。养殖场和池塘还空着,铺子也没开,这都是赚钱的渠道,可不能让它荒废着。

这旱灾刚过,家畜估计是暂时没得卖的,还好空间里自己养有。

吃过早饭,张信就出门去。远处寻了个偏僻没人的地方,念头一起就进了空间。

张信一进到空间里,旺财和来福便摇着尾巴围了上来。当初闹灾,不好带上它们,张信就借口送人了,然后安置在空间里。为此三丫和小宝还跟自己闹了场脾气,想到这,张信不由有些好笑,想来等带它们回去,几个小的定然欢喜。

张信把两个大家伙撸了一把,这才心满意足对它们道:“这段时间闷坏了吧,今天就带你们出去。”

七头母猪已经生产了,一共生了一百三十六头猪仔。鸡和兔子那数量也不少,只需再养一代就能追平之前的数量。

至于地里的作物,张信又换成了药材,早前的麦子已经收了两茬,有将近七石的收成。

空间里还有四水车的鱼苗和上千斤的藕苗,都是回乡前托马家兄弟帮忙采买的。那时尽管霖州还未收复,但水路已通,可以行船南下别处。马老二还问张信要不要南下,张信有些意动的,只不过着急回乡赶春种,就给推辞了。

把空间打理了一遍,张信带上旺财和来福,以及所有的鸡就出了空间,这东西得分几次拿才好。

“旺财!来福!”

在河边不远处和小伙伴玩耍的小宝见到张信身后的两个大家伙,当即跑了过来,扑了上去。旺财和来福显然也记得小主人,很是乖顺地让小宝折腾。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