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古代当地主+番外(18)

作者:勿尤 阅读记录

“信哥,你什么时候打的野猪?怎么我不知道。你怎么能进深山呢,万一有个好歹可怎么办,有没有伤到哪里?”在青山出了这样的事,知道张信进山打猎,刘氏是一阵后怕。

“放心,我没事,我都是用陷阱打的野猪,不然就凭我一个哪能猎上野猪,还是两头。”张信忙安抚道。

刘氏心神稍安:“那你以后可得注意,别往深山去。”

“家里怎样了,你过来,娘有没有说什么?”刘氏突然想起自己回娘家时,王氏的谩骂,现在张信也来了,没去县城上工,等他们回去的时候,不知又是怎样一番刁难。

“没说什么,我带着三个孩子直接过来了。”这是实话,张信根本就没跟王氏说,反应过来也迟了。而后又道:“家里那边你不用理会,有我呢,睡吧,我看你也累坏了。”

刘氏这两天确实没有睡好,看着家里人出事却又无能为力,又是担心又是自责的,而今躺在丈夫的臂弯里,刘氏觉得有了依靠,沉沉地睡了过去。

刘家老两口的屋里,刘父中途醒了会,田氏跟他说了张信的事。

刘父听后,感叹道:“看来女婿是长进了,以后雪娘和几个丫头的日子也能好过些。”

刘氏闺名刘雪。

田氏也是欣慰道:“是有出息了,平日里性子闷,今儿个说起话来倒是一道一道的。”

第二天,张信起了个大早,把灵泉水偷渡到刘家的大水缸里,刘家院子没打井,往日用水都是到河边打的。

吃过早饭,田氏去村长家借牛车,回来的时候,身后跟着村长的长子高大柱,是村长吩咐过来帮忙的。

张信打了个招呼,又道了声谢,高大柱摆手直说不用客气,是个爽朗的。

牛车上垫了床棉被,张信和高大柱把刘父和青山放到车上,青山被老虎抓到背部,得趴着睡。

家里的几个孩子得有人照顾,商量后让田氏和杨氏就留在家里,张信夫妻两跟去照顾。

于是,在身后众人牵挂的目光中,张信牵着牛车慢悠悠地赶往县城。

到了宝安堂,安置好刘父和青山,张信谢别过高大柱,以免耽误别人的活计。

“过几天可需要我来一趟?不用跟我客气的,不过是跑跑腿。”高大柱道。

“不用了,我们自己雇辆牛车就行,现在情况未明,不知要耽搁多久,让大柱哥白走一趟就不好了。”张信拒绝道,这是实情,也是不想过多麻烦别人。

“那好吧,以后有什么事要帮忙尽管找我。”

“一定、一定。”

药堂里,老大夫正在给刘父诊脉,而后皱眉道:“老哥早年亏损得厉害,身上又患有旧疾,老实说,治是不可能治好的,不过再撑个几年还是可以的,只是...”

“只是什么?”躺在一旁的青山急忙问道,张信和刘氏也是一脸着急。

老大夫叹了口气:“只是药钱有些贵,一两银子一副药,得连续吃上三个月,之后看情况再说。”

一副药能顶两天,三个月就得45副药,也就是45两,确实贵!张信都忍不住肉疼。

刘父闻言吓了跳,忙拒绝道:“那我不治了,我老了,本来就没几年好活的。”

“不行,一定得治!大夫你尽管抓药,我有钱。”张信强硬道。

刘父张嘴想说些什么,被张信阻了,只一个劲叹气。

青山闻言心里对张信十分感激,以前他对张信是没什么好感的,但现在算是真正认可了他。

老大夫挑眉看了眼张信,暗自点了点头。然后又给青山看了看,情况只能说不好不坏。背上的伤没有发炎,老大夫给上了金疮药,只是腿就算治好了,以后也不能正常走路,多少有点跛。

青山是有心理准备的,不过情绪难免低落。

这次看诊,一共得要三两银子,贵的是金疮药。

只是青山身上只有一两多,来县城的路上张信就想好怎么解决银钱的问题。没错,就是借高利贷,张信也不想的,只是腊肠还没好,只能借高利贷先应急。

给了老大夫一两银子,张信说回去取钱,再付剩下的,老大夫理解,张信就出了宝安堂去了趟钱庄,借了十两银子回来。

其实张信本来打算借二十两的,只是利息太贵了月息要三分,年息更是要五分以上,他只借个十天都要一分半的利息。

付了钱,各取了五副药,张信手里又只剩下一两银子。

张父和青山留在宝安堂照看,张信带着刘氏回到之前租的房子,暂时安置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本来之前跟读者:枕上黄粱说这章要分家的,可是我在上县城前又多加了一章打猎的,实在是一时写顺了,不过很快就分家了,至于多快,实在不敢断言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