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古代当地主+番外(30)

作者:勿尤 阅读记录

狍子被砸中,顿时如惊弓之鸟,四下乱窜,张信提前堵在满是灌木丛的位置,把它赶向草木稀疏的地方,边追边砸,其中一块石头砸到了它的腿,张信立即加大攻击力度,终是把它给拿下了。

焖了只野鸡,张信就哼着不成调的小曲,背着个箩筐晃悠悠地下山了。

张信特意走人多的路,正巧遇到了马婶子,张信心里一乐。

“张家老三,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你媳妇和几个孩子呢,怎么没看到?”前天赵氏说张信卖女儿传言,马婶子听说了,本来是不相信的,可昨天张信一家子都没有回来,村里人对此便怀疑上了,而今只有张信一个人回来,马婶子自然忍不住过来问张信,拿到第一手消息。

“她们在我岳父那边呢,我回家拿点东西,等会也过去,可能会住上一段时间。”张信显得有些紧张,紧紧地捂住胸口,那里看起来囊鼓鼓的。

张信这般动作,自然落在马婶子的眼里,知道刘氏娘几个在娘家那边,她也就不关心那事了,转而问道:“你这腿脚不利索的,怎么还要上山?”

张信更紧张了:“不...不要紧的,我就是挖...挖一些野菜。”

说完,张信就急急忙地离开了,留马婶子在原地一脸深思。

嗯,有古怪...!

出了别人的视线,张信咧开了嘴,自己还是挺有演戏天分的。

张信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的腿总要‘痊愈’的,可治腿得要二三十两,那钱从哪里来?张信之前就想过借口挖了株老山参,下山那会儿,突然灵机一动,就演了这出戏,做个铺垫。

回到县城,张信到瑞来客栈把狍子卖了,有六十五斤,每斤二十五文,共计一两六百二十五文,张信不由感叹,还是打猎来钱快,等回村子,他就兼职做猎户,到时候走遍整个后山。

接下来几天,张信忙个不停。请人给店面装下修,去当铺买些旧桌椅碟筷,找个肉摊定猪肉等。而刘氏和杨氏,在张信说了下肠粉的大概做法之后,就留在厨房研制如何把肠粉做得更好。

张信并不打算把自己摆在明面上,省得张家人来闹腾,所以才把杨氏给请过来,当然这也不排除他想当个甩手掌柜的原因。

怕杨氏在前面忙不过来,张信花四百五十文一个月请了个帮工郭大嫂。

郭大嫂的家就在左近,丈夫在窑厂上工,挣得是辛苦钱。家里大儿子过几年就要娶亲了,所以才出来找活计。张信见她实诚能干就雇佣了她。

张信对店铺开张的日子没什么讲究,等人将牌匾做好挂上,店铺的事也算是有条有理了,于是次日在门口放了串鞭炮就算开张了。

不过张信好歹是受过广告轰炸的新新人类,自然不会忘记给自家肠粉店做宣传,开张的前一天,张信找了一些乞丐到处给他喊:“西子胡同口的肠粉店明天开张了,卖的肠粉口感爽滑,好吃又实惠了喂。”

于是开张当天,店门前挤满了好奇的人,着实把杨氏和郭嫂子吓了一跳。

“你这卖的肠粉是什么样的吃食?”人群里有人问道。

郭嫂子首先反应过来,照着张信准备的话,将准备好的肠粉样品端在手上,道:“您看,就是这个,这可是我们东家新做出来的新鲜吃食,别处可没有。这肠粉啊,吃起来口感爽滑,软糯鲜香,一口下来都不用嚼就顺着喉咙下去了,而且价格实惠分量足。”

肠粉分四种,一种是素的,加野菜,两文钱一碟;一种是加蛋的,三文钱一碟;一种是加肉的,四文钱一碟;一种是加蛋加肉的,五文钱一碟。

本来张信还打算在酱汁上下些功夫的,找李师傅求个普通的熬制酱汁的方法,但考虑到成本问题还是算了,要知道他现在用的酱油都是稀释过的。

听完郭嫂子的诱人讲解,当即有人嚷着要来一份。

有郭嫂子在面前顶着,杨氏也镇定过来,急忙着招呼客人。

“如何?”观望的人问正在吃的人。

奈何那人根本不回话,呜呜地点了下头继续埋头,这反应众人哪里有不明白的,当下也不再犹豫,也要来一份尝尝。

幸好张信一大早就和刘氏做肠粉备着,直接热一下就能端出去,不然还真赶不及。

开张的头几天,四人是忙得脚不沾地,一直到十天后,这股新鲜劲才算缓过去,客流量渐渐下降直至趋于稳定。

张信清点了下账本,兴奋道:“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从开张到现在,除去成本,足有四两多盈利,抵得上半年铺租了。张信知道这样的营业额也就是刚开始这段时间才有,但他也知足了。

于是张信大手一挥,从空间里捉了两只野鸡,又买了好些菜,好好犒劳犒劳大家。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