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古代当地主+番外(57)

作者:勿尤 阅读记录

夜里,圆月早早地爬了上来。

院子里,张信摆了张桌子,放着饼子和葡萄等吃食用来赏月。

三个丫头在一旁举着灯笼玩耍。

张信抬头看着明亮的圆月,对家人的想念不觉涌上心头。

独在异乡为异客。

平日里深藏的不敢触碰的情感,在今日被月光照见,显了影踪。

不知在另一时空,是否也能同看一个月亮。

“信哥?”刘氏端着汤圆过来,看到张信脸上满是落寂,不由担心道。

张信回过神来:“我没事,就是一时间想到了些别的事。”

刘氏以为张信是在想张家那边:“信哥,是我连累你了,不然爹娘那边...”

“我没想那边,你别想太多。”他确实想家了,只是不是那边的家。

“我只是在想,以后的每一天,我们一家子都能这般好好过日子,不要再像以前那样。”仓促间,张信只能这般解释。

对比以往在张家过节的日子,刘氏心中颇不是滋味,倒没再多想。

“好了,我们吃汤圆吧。丫头们快过来,吃汤圆了。”张信冲三个丫头喊道。

“哦,吃汤圆罗。”提着灯笼,三个丫头跑了过来。

看着她们的笑脸,张信的忧思冲淡不少。

吃过汤圆,张信就领着刘氏娘几个到河边放花灯,顺带消消食。

村里人并没有这个放花灯这个活动,是张信以前在电视上看到有这样的情节,觉得挺有意思的,就想着试试,正好家附近有条河。

记得放莲花灯好像是为了寄托自己的愿望,张信就让刘氏和三个丫头想许生日愿望一般,闭着眼,心里默念着自己的愿望,然后把莲花灯放进河里。

三个丫头觉得十分新奇,都照着张信说的去做,刘氏也跟着。

五盏莲花灯在水面上摇摇晃晃地漂浮着,带着点点烛光渐渐远去。

直至看不见,三个丫头才肯回去。

睡觉的时候,张信将刘氏搂在怀里。

自知道刘氏怀孕后,他睡觉都是自己躺在一边的。

第30章 渠阳买鱼苗

中秋刚过不久,周围环境还余有节日的氛围,人们就已经开始忙碌起来。

张信召集之前帮工的汉子,到河里挑了几天的淤泥,并拌以生物粪便,为种植莲藕做基底,毕竟刚开挖的池塘底下都是黄泥。

忙活好后,张信去了趟县城。

“贵店有没有藕苗?”粮种店里,张信问掌柜的道。

“不知客官要的是红莲还是白莲?”

“有什么区别?”张信对这个并无了解。

“白莲藕的花色是白色,生长周期较短些。红莲藕生育期稍长,花色是红色,比较受欢迎。”

好不好看,张信倒是不怎么在意,最要的是产量,于是问道:“产量怎么样?”

“产量?客官是要种藕来卖?”掌柜的还以为张信是哪户人家的下人,替主人家采买藕苗种到池子里作观赏用。

“对啊。”

乡宁县位置偏远,远离大江大河,水源并不充沛,听到张信说要种藕来卖,掌柜的诧异的看了眼张信。

考虑了下,掌柜的道:“我这儿只有观赏性的莲藕,结的藕都比较小,产量并不大。至于客官需要的食用性品种,我可以叫人运一批过来,只是费用会贵上一些。”

“大概多少钱?”

“那就要看客官打算种几亩了?种的是深水藕,还是浅水藕?”

张信没想到种个藕还有这么多讲究,以为买上藕苗直接种上就算完事了。

一亩池约种350~500斤,每斤六文钱,比之成藕价格都差不多,贵的是路费。若是在水乡人家,一文钱就有一斤。

张信按每亩425斤的量预定了三亩的深水藕苗,共花费七两六钱五十文。

付了银钱,张信向掌柜的请教莲藕的种植方法,掌柜的眼神怪异地看着张信,但还是细细跟张信的说了下,顺带提点了下现在并不是种藕的好时节。

有灵泉水在张信倒是不怎么在意时节,可能会长得慢些,却不用担心种不活。

张信走后,掌柜的摇了摇头:“年轻人啊,就容易想一出是一出。”

藕苗的事情解决后,就该考虑鱼苗了,张信向别人打听了下,池塘是有,但并没有特意养殖,所以还得另想办法。

想了一会儿,张信到瑞来客栈找上罗掌柜,想来他应该有办法。

“我倒是知道哪里有鱼苗,只是不好运过来,到这少说也得折损一半。”罗掌柜沉思半会,皱眉道。

张信想到这个时候的运输条件,也是皱起了眉头,考虑了会,张信道:“烦请罗掌柜替我引见下,我亲自过去一趟,看看有没有其他办法。”

“你真打算养鱼?寻些人到处抓上些就是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