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古代当地主+番外(97)

作者:勿尤 阅读记录

邱嫂子咬牙摁了手印,临走前叮嘱了两个丫头几句。让她们在这好好听话,老实干活,要记得张信家的恩情,别做白眼狼,否则日后她可不认这样的女儿,还有好好照顾自己之类的话。

等邱嫂子走后,张信就让吴婶带着哭得眼睛红肿的两个丫头到西厢偏房那边暂时安置下来。

邱嫂子带着两个丫头去张信家,回去的时候是红着眼的一个人,根本就不用推敲,就知道发生什么事了,一时间议论纷纷。早前草儿十两银子被卖到张家且条件优厚后,就有不少人蠢蠢欲动了,一直按捺不发,不过是因为村长告诫过,加上没个得体的借口,毕竟这乡里乡亲的,谁不知道谁。

想到昨儿个村长的通知,加之邱嫂子的成功案例,哪里还待得住。

几家不看重女儿,或者丫头多的,都纷纷给自家丫头简单收拾个包袱,就带着往张信家赶。

路上几家遇上了,不由尴尬一笑,不过很快就恢复过来,然后就各自哭穷,说这日子如何如何苦,家里快过不下去了。

张信没有将她们拒之门外,开门见山道:“一个人我给三两银子。”

“三两?!不是十两银子吗?”其中的王嫂子道。

“就这个价,要签卖身契的就留下,不签的就走吧。邱嫂子家的两个丫头也是这个价。”对于这样的人家,张信可没什么耐性。

有人不满道:“可草儿那会可是十两银子。”

从能买水田的价钱减到下等旱地的价,几家人当然不满意,要是卖给人伢子,还能得个五六七八两。

若不是瞧着眼前这几个瘦骨嶙峋的丫头可怜,张信是不耐烦解释的:“可你也得看看眼下是个什么情况,我一家子暂时搬到府城去,若是留下这几个丫头,可不得带着去,给你们三两银子加上她们一路的嚼用都够我到府城买个调教过的身体健壮的丫鬟了。”

张信特意强调了健壮二字,让几家人不由脸上一臊。

“而且,如果这天再这么下去,今年怕是得闹灾,留下她们得费我多少粮食。你们不就是怕家里粮食不够,养不活才带过来找我,想给几个丫头寻条活路的吗?怎么还在意银子多少?人邱嫂子本来可是不打算收银子的,还是我好说歹说才收下的。”

这会几家人更尴尬了,也不好说自己用意本不是那样。

张信打发道:“你们若是还没想好,就回去再好好想想,想好了再过来。”

他虽然想帮那些个孩子,可也不能给当冤大头不是。

于是几家只得不尴不尬的回去了,不过有一家留了下来,到底还是在意自家女儿的。张信将之前跟邱嫂子说的话又讲了一遍,母女二人作过保证后,张信给过三两银子并让签卖身契。

事情处理完后,因着打发了一批想着占便宜的,倒是清净了不少。若非真的困难到要拖付儿女的,也不会过来找张信。

眨眼又过了两天,张信家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傍晚时分,青山过来了趟,告知县里有个商行经过,休整三天就走,是到府城的,他已经跟对方谈妥,到时候跟着一起出发。然后又急冲冲地走了,他还得跟家里说一声。

张信得到消息,就让沈福给村长和大伯等人说一声,让他们尽快做决定,时间不等人。

沈福通知后不久,堂哥张忠就上门来了:“我和爹商量过了,打算跟着你们一起走。”

“那感情好啊,我还担心你们不走呢。”张信是觉得与其寄希望于老天爷,还不如自己争取。

张忠苦笑:“若不是见这天色没个好转,我们也是不想走的。”

张忠走后,大牛就过来了,跟张信说了声自己要跟着走,张信自然是欢迎的。

村里人得到张信家三天后就走的确切消息。有的人是不屑,认为是多此一举;有人是羡慕,能说走就走;有人则是纠结,到底要不要跟着走。恍如一颗石子,搅乱了一汪春水。

时间还剩下最后一天,炎热的天气使人愈家烦躁,只都拿不定主意,不时有人唉声叹气。

见家里还剩下不少兔子和母鸡,都是何成卖剩的。张信又将池塘里的鱼捞一遍,绝大部分放到空间里养着,剩下一点拿回去,让吴婶和何婶她们拾辍一番,请大家吃一顿离别宴。

当天堂嫂和宋嫂子她们一早过来帮忙,做了丰盛的一顿。

众人好好热闹了一番,倒是少了些许愁绪。

傍晚,宴好过后,张信和刘氏携手走在外面的石子路上,迎面吹来一股热风,但没有影响二人宁静的氛围。

“还真有点舍不得。”刘氏突然叹了声道。

张信安慰道:“我们很快就回来的,你就当是出门游玩一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