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林氏有好女+番外(119)

作者:叶鹂声 阅读记录

林黛玉微怔:“冯家不是刚攀上了忠顺王府的高枝儿么, 姐姐怎么这样说?”

林琢玉喝完了甜品, 令丫鬟把碗和果碟都收了下去, 又照旧拿起医书来:“冯家旁支和嫡系闹得这个样, 倘若这时候, 冯蟠突然死了, 玉儿你说,冯宝钗会把家产交给谁呢?”

黛玉捏着帕子的小手一顿,不由得抬头:“姐姐是说……可是,好好儿的,冯蟠怎么会突然死了呢?”

“怎么不会?冯蟠原就被雷劈成过重伤,前两天又被旁支当街暴打,说不准身体早就垮了,哪天突然暴毙了也不奇怪,再说了,那些旁支能打他一次,就能打他两次,今儿能打他,明儿说不准就能打死他。”

林琢玉说到此处,朝黛玉眨眨眼:“可别忘了,那日兄长特地跟你我说了,忠顺王别的都帮了冯家,唯独在冯渊的丧事上没有松口,一定要冯蟠亲自回籍替冯渊治丧。”

林黛玉心下一惊,不由得咬了咬下唇,心情十分复杂。

她自入京以来,亲戚间的尔虞我诈见得也够多了,但皇族中人对她还是多有照拂的,太后收为干孙女,上皇也时有赏赐,二位圣人如此仁厚,让黛玉几乎忘了,朝堂倾轧、后宫权谋,比起她在贾家见到的算计,应是残酷得多了。

林琢玉此时心情倒是平静得很,冯家倒霉跟她有什么关系,比起冯家来,还是眼前的太上皇寿诞重要一些。

……

六月初六,长乐宫。

太上皇的寿诞,按道理来说,应该由皇帝亲自主持,在太极殿摆酒设宴,但上皇表示忠颖亲王刚刚故去,他白发人送黑发人,心情不佳,不想太过操办自己的生辰,只在太后的长乐宫摆酒,请一请皇族中的亲眷就是了。

不过,上皇特地吩咐了皇上,酒虽然不摆,却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大赦天下,将那些情节轻微的犯人,比如小偷小摸,或是因为一些小事发生口角乃至斗殴的犯人赦免,让他们重新做人。

既然上皇拿定了主意,皇上也不想违拗,就依了上皇的打算。

林家姐妹这次并没入宫,只是把给上皇的寿礼送上去了,端阳节的时候,上皇不设宴也不过节,她们姐妹在宫里待着也就待着了,这次既然是正了八经的摆酒,她们就不好过去了。

上皇这次是铁了心不要大操大办,凡是臣下送来的礼物,只捡一二轻小之物,以示承情,其他的都原样退回去了,只有皇族中人送的礼物才留下。

不过,即便只有皇族子弟的礼物,上皇收到的也不少了。

皇上和忠顺王的自不必说,都满是奇珍异宝,上皇略看了看,也就收了起来,比起儿子们的,他倒是更期待孙子辈儿的礼物。

太子秦宵带来的是一座金佛,上皇点了点头表示不错,就让人收到后面去了,虽然太子的礼物挺实惠的,但上皇着实不太缺这点儿金子,因此也很难有什么反应。

二皇子秦宽送了两条自己在太液池里亲手钓的锦鲤,上皇表示还算满意,不过秦宽这种拿他的东西送他的行为也太抠门了。

皇上在一旁也是无可奈何,二皇子的生母瑾昭仪和当初的薛家如今的冯家一样,也是皇商出身,按说家底如此丰厚,瑾昭仪也应该是个花钱如流水的人物,可事实与想象正相反,瑾昭仪俨然一只铁公鸡,秦宽和瑾昭仪的性格更是一脉相承,母子两个抠门得天怒人又怨。

因为瑾昭仪出身商户,皇后还曾经考虑过让她帮忙管理后宫的账目,但等看了关雎宫的生活状况之后,非但改变了主意,而且顺便把关雎宫的账目也拿走了,按皇后的话说,逃难的到了关雎宫都恨不得扔两个铜子儿再走。

到了三皇子这儿,甄嫔直接给准备了一对儿龙凤万寿金镶玉屏风,作为三皇子和四公主的寿礼,上皇依旧兴致缺缺。

虽然这份礼物很贵重,但对于甄家来说,实在是九牛一毛,而且对于上皇来说,也是司空见惯,毫无新意,所以也和太子的礼物一样,收起来了事。

剩下的几个皇子年纪还小,也都没送出什么新鲜礼物来,比较特殊的是一岁的九皇子秦宸,他这个年纪显然不能自己准备寿礼,寿礼是他的生母李贵人代为挑选的———一座西洋挂钟。

上面盖着的红布一揭开,在场的所有人都沉默了。

上皇和皇上的额角全都蹦起了青筋,皇后脸都绿了,只有来送礼的宫女不明所以,依旧跪在地上。

太后沉着脸,瞥了那座钟一眼:“李氏自己糊涂,难道她身边的所有人都糊涂吗,这么忌讳的东西,没人提醒她一下?”

皇上朝宫人一挥手,示意把这座钟抬下去:“儿臣惶恐,这就去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