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林氏有好女+番外(123)

作者:叶鹂声 阅读记录

倘若幕后黑手在她们二人之中,上皇就可以坐山观虎斗了;倘若幕后另有其人,这得罪人的活儿,交给甄氏和贾氏去干也正合适。

……

接下来的日子里,事情一下子就精彩了起来。

不出上皇意料,甄嫔和贾元春很快便互相攀咬了起来,凤藻宫里的一个小宫女主动招认,她受贾元春的指使,将李贵人的礼物调换成了西洋钟,并且在凤藻宫的花园里挖出了观音像的碎片。

并且,李贵人也更怀疑贾元春。

原因无他,甄嫔已经有一双儿女了,就算害死她,也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害她对甄嫔并无半分好处。

但对于贾元春来说就不一样了,现在宫里妃位以上的妃嫔之中,只有贾元春是无所出的,倘若她死了,抚养九皇子的资格很可能落到元春手里。

元春自然也不是逆来顺受之辈,她一方面加紧派人调查西洋钟的来历,另一方面也暗暗派人看住了甄嫔。

虽然目前还没有证据,但元春觉得,事情一定是甄嫔做的,毕竟贾家与甄家有亲,倘若事情与甄嫔无关,甄嫔怎么会在李贵人和她之间,选择站队李贵人?

就在元春与甄嫔在宫里斗智斗勇的时候,宫外面也没闲着。

这日,忠顺王忽然带着一众家丁直奔贾家,开口便是要收宅子。

贾母这些日子以来,头痛病已经越来越重,快到了不能起身的地步,家里的事都是李纨带着探春在管,邢夫人虽然不满,但贾琏凤姐儿不在家,王夫人只管吃斋念佛,她一个人独木难支,抢权也抢不过人家,只能忍了。

平时的出入往来,李纨还可以张罗一下,但忠顺王来了,李纨一个妇道人家,又是寡妇,断没有亲自相迎的道理,贾政这时候还在工部,贾宝玉又没有这方面的能耐,其他的晚辈不是身份不够,就是年纪还小,李纨无奈,也只能求了贾珍出面。

贾珍这些日子来早与西府这边貌合神离,但听说忠顺王来了,倒也找不出什么推脱的借口,只能带了人过来。

忠顺王毕竟是皇上的兄弟,他来贾家,等闲身份的人不配跟他说话,贾珍虽然也没有实权,但好歹是族长,接待忠顺王也不算失礼。

贾珍带着人到正堂的时候,忠顺王已经在里头坐了半天了,他连忙上前赔罪,寒暄了两句,忠顺王只是板着脸,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贾珍无奈,只得收起攀关系的心思:“不知王爷来贾家,是有何贵干啊?”

忠顺王微微一笑,从怀里掏出几张字据来,往桌子上一拍:“姓贾的,你也别揣着明白装糊涂,王爷我进门的时候就说得清楚明白了,今儿就是收宅子来的,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就是说破大天去,也没有不还钱的道理!”

“今天,要么交出宅子来,要么把银子给爷还了!”

贾珍人都蒙了,西府里借了忠顺王府的银子,他这个东府大老爷怎么会知道?

不过话又说话来,就算按道理来说他不该知道,可是这么大的事儿,西府居然能做得一点风声都不漏,也很可以了!

话虽如此,毕竟亲疏有别,贾珍既然答应了过来,总得为西府斡旋几句。

他陪着笑,亲自上前拿起那几张字据看了看,脸刷一下就沉了。

这些字据都是冯宝钗拟的,白纸黑字明明白白地写着,王夫人以整个三等将军第作为抵押,向冯家借银八十万两整,约定一个月后以一百万两银赎回,如不赎回,宅邸听其自取。

在字据的末尾,写着王夫人与冯姨妈的名字,还有两人按下的掌印、指印为证。

贾珍迅速地翻阅了所有的字据,发现里面的内容大同小异,总体来说就是,王夫人向冯家借了三百万两银子,把贾家的宅邸、奴仆、家具、库房等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压上了,并且所有的银子都是只借一个月,而利息更是高得离谱———

要还的银子总数,竟达到了惊人的五百万两!

捏着这几张字据,贾珍都快气笑了:“王爷,不是小人向着自家人说话,实在是您这利息,比放印子钱都狠哪!这样的字据,恐怕王法也不会认吧!”

忠顺王冷笑一声:“姓贾的,少跟你家王爷在这儿耍浑,王法是爷家的法,爷能不懂吗!再说,爷是那种放印子钱的人吗?”

“你看好了,这字据上白纸黑字写明了,是你贾家二太太拿自家东西做抵押,押了三百万两银子,二太太自家说要拿五百万两银子赎回的,怨得着别人吗?”

贾珍张了张嘴,额角一滴汗不由得缓缓滚落,他突然意识到,忠顺王手里这几份字据虽然离谱,但王法还真管不了!

本朝律法明文规定,无论是当铺还是放钱,都不得超过月利三分,否则一律按放印子钱治罪。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