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林氏有好女+番外(152)

作者:叶鹂声 阅读记录

甄应嘉早在收到消息的时候,就把甄嫔出身的旁支逐出甄家了,但那就能让今上放过甄家了?不能够啊!

甄嫔干的事儿是大不敬,往严重了说是要诛九族的,这就不是逐出家门能解决得了的事儿。

至于甄应孝,强行搜查如帝姬的马车———还打着他的旗号,而他明面上并无在金陵省查案的资格———以下犯上、越职侵官、诽谤帝姬、私设路卡,这几条罪一齐砸下来,他的脸面也不用要了!

甄应嘉恨得牙痒痒,这些日子里,林如海没少给他使绊子,甄应孝到现在都没能回金陵,听报信的说是被扣下了,要治他越职生事之罪,这就是个大篓子!

甄家的一个大活人放在林如海手里,那就跟把小辫子放在他手里一样,只要林如海愿意,从甄应孝身上挖出点消息来简直是易如反掌,如果林如海再阴险一点,「造」些消息出来也不是不行。

而他此时也并没有还手的机会,人家还没出手,他难道能对着虚空还击吗?

然而等消息真的传到江南,甄应嘉又恨不得昏过去———林如海不知用了什么手段,居然让甄应孝认下了当日行刺之事!

好家伙,现在再添上一条行刺二品大员,甄家的罪名算是翻了天了!

别的不说,按当朝律例来说,行刺长官首犯绞监候,从犯则是流放,而这杀千刀的甄应孝不知是为了脱罪,还是被逼无奈,居然说他是首犯,而自认从犯,要按这口供办案,他此刻就要没命了!

甄应嘉这个气就别提了,可是生气改变不了什么结果,他也只能先在江南节度使这里告官,抢先说甄应孝在污蔑他,有江南节度使在,林如海和扬州知府想提审他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儿。

但甄应嘉千算万算没有算到,林如海压根儿没打算在江南审他,而是直接将案子呈报给了皇上,而皇上见事情涉及到林如海这个二品大员,和甄家这样的江南豪族,居然大笔一挥下了圣旨,表示自己要御审此案,让他到京城受审!

这下子甄应嘉是真的慌了,去吧,怕皇上下黑手,江南这一亩三分地是他的不假,出了江南可就是皇上的地盘了,强龙还难压地头蛇,何况要压过当今皇上?

可要是不去,那就是抗旨不遵,皇上当即就可以派兵收拾甄家,而此时的甄家并无十足的把握抵抗,这就相当于是自己把脖子伸过去等人家砍啊!

甄应嘉在家愁了好几天,头发都白了一半,到最后还是刚考中举人的小儿子给他拿了主意:“父亲该去京城还是要去的,去了还有活命的可能,如果不去就是灭族之祸,皇上还没审案,父亲为何就先自寻死路了呢?”

“况且,咱们家在京城里也不是就没有眼线了,林大人是朝廷重臣不假,可朝廷办案,也没有只按口供的道理,就是说破大天去,爹爹也没有亲自下令让叔父行刺林大人不是?”

“依我看,不如让兄长们留守江南以图后计,我陪父亲上京去伸冤,也许皇上见我年幼,父亲又诚心受审,不会对咱们起疑呢?”

“再一件,咱们久居江南,京城里的那些亲戚都生疏了,趁这个机会也可以走动走动,林大人这么铁面无私,一是叔父糊涂得罪了他,二是咱们家跟他也攀不上亲戚,倘若都是一家子骨肉,林大人算账的时候也会宽仁几分吧?”

甄应嘉看着眼前虽只十一岁,却机敏异常的小儿子,再想想自家那两块叉烧,不由得点了点头,在心里感慨。

孩子还是别人家的好,像他生的那两个玩意儿,只怕到了抄家灭族的那一天,也只能干看着罢了!

而且,甄应嘉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当年甄王妃的孩子被送到甄家来,未必不是宫里头的意思,他如今带着小儿子进京去,一方面是示之以弱,另一方面也可以趁机与亲戚走动走动,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也可以借机让上皇看看,他把上皇的孙子教得如此出色,也许上皇念旧,会就这么算了呢?

在他对面,十一岁的甄瑛甄宝玉看着甄应嘉变幻莫测的神色,微微勾起一边唇角。

作者有话说:

第76章 | 第76章

◎通灵◎

贾府。

甄应嘉要上京受审的消息, 跟着初雪一起到了京城,一并来的,还有送到贾家的几大箱东西, 并几个利索妇人:“我们老爷说了,这实在是无妄之灾, 老爷虽然久居江南, 一向也惦记着京里的这些亲戚,远了不说,我们三太太就是出身贵府,京里王大人的夫人也是我们甄家的姑奶奶, 老爷一向于仕途上是没有心思的,只想着在家含饴弄孙,谁承想又会摊上这样的事情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