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林氏有好女+番外(158)

作者:叶鹂声 阅读记录

王夫人没说话, 心里暗道可惜, 按说以白丁身份骂有功名在身的举人是该受罚的, 但是林家这几个人, 说他们是平民老百姓吧, 也没人相信。

再说就算她去出首, 告到京兆府, 人家也不敢审, 那京兆尹才几品?交到皇上手里, 皇上未见得为这种事对付林家。

王夫人心里正在琢磨,忽然听见贾母淡淡道:“话虽如此,这林家丫头也委实不知礼些,甄家人多了去了,难保个个儿都是好人,偶尔出了一两个不肖子孙,虽说是惹到面前了,也不该这么伤了和气,哪有为几个不相干的人打亲戚的道理?”

“既是她们无礼,甄哥儿你也不要放在心上,可也不必跟她们一般见识,那林家大丫头小门小户出身,实在没什么教养,不比咱们这世家大族,像这样的事儿,我们府上的探丫头、惜丫头就干不出来,等回头案子平反了,她们求到你面前时,你也不理会就是了。”

甄宝玉听到此处,心里已经又好气又好笑了,贾母这话明着是安慰他,实际上却是在提防他与林家攀亲,顺便向他推销自家的探春和惜春。

虽然甄家现在与林家闹得好像势不两立一样,但世家与世家之间的关系也没那么好说,以目前的局势来看,林家可要比贾家风头盛多了。

再说这事儿确实是甄家不占理,怨不到林家头上,四大家族就算是牟足了力气,能给甄家挣一个太平无事就不错,可到时候回过头来,如果林家腆着脸皮真就上门来,谁知道甄应嘉会不会回心转意?

林琢玉也就罢了,林黛玉正经的贵女出身,父亲又在扬州任职,倘若他不卡甄应嘉的脖子,甄应嘉能落得个入京受审的下场?

贾母怕的是,甄林两家到最后化干戈为玉帛,贾家在里头白忙活。

甄宝玉微微叹了口气,老太太如今也是入了执了,都到了这时候,还想着算计些什么。

前世一切都在自己的算计之中,就有几件事出乎意料,也都是些小事,临到末了抄家灭族之祸一齐来的时候,贾母已是强弩之末,也无可奈何,因此上一世的贾母,好歹这一辈子还落个体面清静。

这一世可就不一样了,林琢玉显然是皇上的人,贾家跟她作对,那就是跟皇上作对,打一开始就把自个儿作上了死路,连花钱买脸的机会都没了。

贾母说了半天,见甄宝玉并不搭茬,心里还有些可惜。

探春虽然是庶出,但生性豪爽,配甄宝玉还是足够的,惜春年纪还小,但是宁国府正经的嫡出,也不比甄宝玉差,如果甄宝玉也能与贾家结亲,贾甄两家的亲缘就能更进一步了。

有甄宝玉这样的妹夫,贾宝玉以后的仕途也能更顺遂一些。

不过甄宝玉转过年才十二岁,太小了,贾母也没打算逼得太紧,毕竟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是跟甄应嘉谈比较实在。

……

京兆府这边,冯家旁支已经快要扛不住了,但话是这么说,这杀人之罪又不比打人,上次打人的罪过是被他们生抗了,这次这杀人的罪名谁敢抗?

扛了,可是要掉脑袋的!

因此,不论陈也仁怎么动大刑,冯家旁支们都是咬死了不肯开口的,反正大不了就是用刑,只要不丢了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可等再过两天,冯家旁支们也撑不住了,实在是忠顺王的手段太狠毒了些!

某天一大早,冯家旁支里有一个叫冯虻的人死了,冯家人本来欢欣鼓舞,还当是京兆府动刑给弄死的,刚要喊冤,衙门里来人验尸之后,竟给定了个自杀,草草了事了。

冯家人哪能忍得了这个?于是在家里人来探监的时候,便把这事儿说了。

虽然说冯家旁支个个都有杀害冯蟠的嫌疑,但联系到冯蟠的死法,京兆府还是只抓了冯家的男人。

而冯家旁支里有个叫冯宝琴的丫头,虽然年纪不大,但自小有些见识,性子也不绵软,听了自家长辈吐得苦水,索性跑到街上拦了刑部周尚书的轿子,连声喊冤去了。

周尚书虽然不管查案这档子事儿,但冯家大案已经惹得京城上下关注,如今冯宝琴小小年纪就来拦轿喊冤,如果他不管,万一传出去,就成了他渎职了。

他本想随便查查算了,偏偏事情不知怎么又传到陈也仁耳朵里去了,第二天早朝,陈也仁气得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当着朝堂就跟他吵起来了,还非要他和自己亲自去验尸,如果人是动刑被打死的,他愿意偿命,如果不愿意,就要治冯家人一个诬告之罪。

周尚书深觉自己晦气,他一个刑部尚书,负责的是审核各地送上来的大案要案,像冯蟠这种人命官司,第一用不着他来审,第二他即便是要审,手底下也没有能查这案子的人———金陵发生的案子,调到京城来审已经够离谱的了,倘若他要验尸查案,就算陈也仁肯提供案卷,多少也还是得派人往金陵跑一趟不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