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玉京(147)

吴复庸目光与他一碰,半空中犹如响起金铁相撞的铿然之声,他定下了心,低声道:“我这就安排人手,请殿下放心。”

晚间,废太子安顺王府中。

郑皇后病逝后,太子因施行巫蛊之术被废黜,改封安顺王,举家迁至位于建宁坊的一所宅院中。乾圣帝就像是忘了他曾经如何宠爱这个儿子,一年来不闻不问,虽仍保有王爵封号,却毫无恩遇,甚至不许他再踏入宫中一步。从前依附于太子门下的官员也都作鸟兽散,如今已是门庭冷落,光景凄凉。

太子从前是少年天骄,也曾挖空了心思在权力漩涡中厮杀搏斗,然而人生突遭巨变,一夕之间坠落云端,他也曾试图东山再起,也曾癫狂愤懑过,但所幸最后还是沉住了气,在家眷陪伴下逐渐适应了风光不再的日子。

他正坐在灯下抄书,预备明天给孩子用的字帖,江怀信忽然在外头敲了敲门,轻声禀告道:“王爷,有客人到。”

作者有话说:

康王:按下惟明登基的加速键

第66章 问世间(三)

端王被罚闭门思过的消息很快在朝中传开, 这一下来得实在太突然,简直是莫名其妙,而且皇帝又在罢朝休养之时, 连个正经罪名都没有, 很难让人不多想——在这个关口处置四皇子, 难道皇帝是终于下定决心要立康王为储了?

满城风雨中,唯独望族贺家不动如山, 在大理寺供职的贺观沉默地做着自己的分内事,并在其他同僚议论纷纷时,悄然移开了视线。

大理寺中只有他配合端王跟下了此案全程, 取得方天宠等一干人的全部口供, 完成了最终的卷宗。在将卷宗呈递给皇帝之前, 端王就告诉过他不要太乐观, 现在想来,他应当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刻,只是依然没有放弃抗争。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端王是因为什么而获罪, 也许这正是“不平而鸣”的下场。

他祖父叫他不要胡思乱想,也别跳出来做出头鸟,这个关头明哲保身才是最重要的。可是他还是忍不住翻来覆去地思索, 并在心中暗暗做出选择:比起狠毒急躁、不择手段的康王,端王才是最适合做一国储君、乃至为天下之主的那个人。

端王府中。

院中积雪倒映晴光, 将窗户照得通透明亮,室内暖意融融, 却不像宫中那样热得气闷。迟莲虽已脱去草木之胎, 但可能和先前重伤沉睡有关, 一到深冬就有点提不起精神。恰好惟明禁足在家, 原本想着干脆遁入秘境休养过冬算了, 这回反倒是迟莲坚持要留在外面。对于神仙而言,四季如春的日子已经过得厌烦了,像现在这样两人依偎在一起,听着市井中的动静,看着窗外落雪压枝,伴着一夜风声相拥入眠,反而变成了漫长生命中珍贵而难得的体验。

他枕在惟明腿上,大概觉得外面的光有点晃眼,就拉下他一只手盖住了自己的眼睛,随口道:“外面已经乱成了一锅粥,都在猜殿下为什么被禁足,眼见人心动摇。殿下本不必受今日之苦。要是那天答应皇帝的要求就好了……一个国师的身份,丢了也就丢了,大不了换个身份再来,有什么要紧?”

惟明替他遮着光,低头看他白皙侧脸和优美的唇型,眼底闪过一星笑意,不紧不慢地道:“不可以。对付皇帝这种人,就要硬气一些,不管他如何试探,我说不行就是不行,让他知道底线在哪里。否则一旦他利诱成功,就会想尽各种办法来拿捏我,人只要退缩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所以绝不能给他可乘之机。”

“还有一件事你给我牢牢记住,以后不许再说这种话。”惟明严肃地道,“我不可能为了任何东西放弃你,哪怕只是嘴上随便说说、糊弄别人也不行,这一点没有商量的余地。”

迟莲虽然被盖着眼睛,但还是下意识地转开脸,耳根泛起薄红,似乎有点赧然,哼唧了一声表示知道了。

惟明却不依不饶地将他拨回来,继续道:“再说我这算什么吃苦,能安心居家读书,不必去公衙里挨冻,是多少人求也求不来的好日子。”

他话锋一转,幽幽叹道:“只不过旁人都有红袖添香,唯独我的‘红袖’是个只管添乱不管收拾的,这半日光顾着心猿意马,连书都还没翻过两页。”

迟莲终于笑了起来,翻了个身埋进他温暖的怀抱里,轻快地道:“殿下不早说,想要这些还不简单?我这就起来给殿下研墨斟茶。”

惟明任由他在怀里滚来滚去,将他揉乱了的长发理顺拢齐,随手剥了个橘子喂了他一瓣,似笑非笑地道:“算了吧,吃个橘子都得我亲自喂到嘴边,那些微末小事,如何敢劳动国师大人。”

苍梧宾白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