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玉京(99)

这一日,九重天上降霄宫朱红正门缓缓拉开,满天霞霓流光耀彩,玉箫金琯与鸾凤清音和鸣,一百零八级玉阶穿过缭绕云雾,悬空铺展至迟莲脚下。

他化作红衣乌发的本相,眉心一点莲花印记绯红如血,赤足登上纤尘不染的台阶,脚步落在哪里,哪里便如水波漾动,霎时间生出一片碧绿的圆叶。

他专心地走着,因为知道前方有人在等,所以环绕在身周的各种目光和私语都好像远远地隔在另一个世界,他越是专注,越感觉到无论是灵气还是风云都在响应着他心中期许,承托着他不断向前。

他的名字里虽然被刻上了一个“迟”字,却不想让那个人等得太久。

等到登上正殿,帝君升座,五位仙君分列两侧。其实这时迟莲身在地面,众仙都浮于半空,距离依旧十分遥远,但他走完那一百零八级玉阶站到这里,心底反而一片澄明,从前那些怀疑忐忑、战战兢兢、在别人的目光里萌生的羞惭卑微,都被他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他知道自己在被谁温柔地注视,也只会义无反顾地回应那道目光。

红衣仙君俯身而拜,长发流泻如水,落进新雪般的云雾之中。

“弟子迟莲,拜见天尊。”

第44章 花非花(六)

众仙皆谓迟莲拜入降霄宫无异于一步登天, 仿佛只要在脑门上挂这么一个招牌,立马就能凭空增加三万年修为,高深玄妙仙法尽在掌握, 一眨眼便可从一介籍籍无名的仙侍变成执掌一方的仙尊。

况且苍泽帝君一向以阵法独步九天而闻名, 是亲手缔造了三界秩序的尊神, 可惜空负毕生绝学,座下仙君却没有一个能继承乃师衣钵, 甚至放眼天庭也找不出几个能学明白的神仙,据说其跨度差不多相当于给人一口锅、一把菜刀、一堆萝卜,然后叫他们用这些东西搭一座城楼出来。

如今能把帝君本事学到五分的, 也就是降霄宫大弟子北辰仙君, 其次是明枢仙君, 等到了老三显真仙君这里就完全断代, 他的仙术符咒丹道武功乃至人缘和厨艺都非常好,放在别的仙尊宫中足可成为首席,然而于阵法一途造诣却平平。依帝君的评价, 他是心思奇多,涉猎广泛,学什么上手都快, 但在阵法这种不钻研几千年不出功夫的科目上,往往只如蜻蜓点水浮光掠影, 不能专精。

至于后面两位,都是修为尚未过百年的小崽子, 论及心智成熟, 比迟莲强不到哪儿去。归珩仙君是北海樗洲洲主的小儿子, 因为他爹当年跟随帝君征战八方, 后来又独领一洲, 算是帝君的铁杆心腹,这才得以把亲儿子送到降霄宫请帝君教导。然而樗洲一向崇武悍勇,归珩走的也是一力降十会的路子,根本没有那个学阵法的耐性;另一位应灵仙子则是凤尊的亲闺女,将来是要回家继承尊位的。凤尊将她送进降霄宫自然也不是为了学习阵法,而是请帝君教导她为君之道,好为将来登基做准备。

正因如此,迟莲作为最晚入门的弟子,可以说是背负着全宫的希望,所有人都在猜他能在帝君手下坚持过几节阵法课。

迟莲虽然不知道背后还有这样的殷殷期望,但胜在态度好,前几节课上虽然一个字都听不懂,却很认真地笔直坐着听完了全程。第一次画阵是帝君手把手教他,执玉笔蘸金墨,在泛着淡淡银光的绀碧纸上落下繁复符文,迟莲试着将自己的灵力注入其中,便见金墨像活水一样流动起来,法阵脱纸而出,顷刻间落地拔成一道泛着金玉双色的光幕,将师徒二人牢牢地圈在了其中。

迟莲试着突破那道幕墙,触手便觉如琉璃般冰凉坚硬,帝君在旁边解释道:“此阵名为‘金匮玉锁’,是最简单的入门法阵,可以抵御外力进攻,但不能杀伤外敌,里面的人也不能出去。”

“不过布阵简单,并不代表它脆弱易破,所谓大巧不工,如果你注入的法力足够,阵法布设得灵力圆融,那么仙尊以上全力一击也不能打破,甚至扛上几道天劫都不成问题。”

迟莲听到这里眼前才亮起来,帝君又笑道:“还有一点,它叫‘金匮玉锁’,而不是简单地叫‘防护法阵’,这也有讲究:以金为匣,以玉为锁,珍而重之,说明里面装的不是无关紧要的人或物,而是你要小心保护的东西,所以它还有一层‘护佑’的意思在其中。”

“有的时候,布阵不只看灵力,还要看心意。如果思绪动荡,或者杂念太多,布阵就很容易被攻破;但若你心思坚定,信念执着,法阵就有可能发挥出比平常更强的效果。”

这道“金匮玉锁阵”被帝君留给他当课业,说好了十天后回课。帝君这些天看着迟莲听天书的表情,就知道他不是学阵法的那块料,本来没指望他能很快上手,但出乎意料的是迟莲不知被他哪句话打通了关窍,三天之后的早晨,帝君刚一踏进书房,就被当头掉下来的法阵套了个正着。

苍梧宾白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