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的嫡兄(10)

作者:栗银 阅读记录

她打定主意,今天这事儿二房一定要给她个说法。

偷鸡不成蚀把米,苏继宗恨不得一锄头锄死薛春英,沉着脸走过来:“这都是薛春英自作主张,我啥都不知道。”

苏慧兰翻个白眼,对他指指点点:“你真是城门大的纸画鼻子,好大的脸!”

苏继宗忍怒:“那你想怎么样?”

苏慧兰当机立断:“断亲!”

“啥?断亲?!”

众人齐呼,这种事可不兴干啊。

苏继宗当然不乐意,他还想让自个儿的儿子过继到大房,名正言顺地接手那些上等田、房子和铺子呢,怎么可能答应断亲。

故此,他一脸不赞同:“那怎么成,大伯要是知道了,肯定不会同意的。”

苏慧兰不搭理他,只对苏大石说:“他们惦记我手里那点钱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之前源哥儿没回来,他们不急,现在源哥儿才回来,他们就干出这缺德事儿......”

苏继宗梗着脖子说:“是薛春英做的,跟我们没关系。”

苏慧兰:“不信。”

苏继宗:“......”

“反正这些年我也没从你家得到什么好处,如今你们这般对我儿,我没送你们去见官,也是看在那点亲缘的份上。”苏慧兰态度坚决,“就今晚,大石叔你帮我断个亲。”

苏大石是村长,也是族长,自然有权利帮人断亲。

“断亲是可以,不过动动手指头。”苏大石压低了声音,“但你想过源哥儿吗,他是要读书科举的。”

苏慧兰迟疑了。

是啊,万一断亲这事对源哥儿的升迁有影响怎么办?

梁源却是不惧,苏继宗一家这样的亲戚,就好比躲在暗地里伺机而动的毒蛇,随时随地都能咬你一口。

轻则大病,重则丧命。

况且,科举仕途靠的是学识与实力。

无论从哪个角度,他都是受害者,就算有心攻讦,也顶多说他一句冷心冷肺。

梁源压根不在乎这些,因此更偏向于断亲。

源哥儿都这么说了,苏慧兰更是鼎力赞成,苏大石只好出了一封断亲文书。

苏慧兰的二叔,苏长旭接过断亲文书,脸色像是喝了一桶泔水,五颜六色精彩得很。

尽管心里恨毒了苏慧兰和她生的那个小崽子,面上依旧维持着慈祥:“虽然咱们两家现在断了亲,但一笔写不出两个苏,在二叔心里,你还是我侄女。”

苏慧兰看都不想看这看似和善,实则一肚子坏水的老头,只朝苏大石点点头,拉着梁源离开祠堂。

苏长旭一口血哽在喉咙,干笑两声:“慧兰这孩子,打小就是个犟脾气。”

苏大石人老成精,怎么可能看不出苏长旭一家的打算。

为了福水村的安宁,他只能出言警告:“源哥儿如今已经恢复了,你就别七想八想,惦记这个惦记那个的,把自个儿的日子过好了。”

苏长旭笑脸彻底没了。

……

天已经黑了,看不清路,却不影响苏慧兰的好心情。

她竖起大拇指,大夸特夸:“源哥儿真聪明,要不是你灵机一动,娘估计现在还在跟她们扯皮呢。”

梁源左手被他娘牵着,右手抱着书,被苏慧兰夸得耳廓发烫,抿了抿嘴不吱声。

苏慧兰走出几步,又觉得奇怪:“不对啊,你怎么知道石大善人家的宠妾给了鲁婆子五十两银子的?”

当然是原书中提到过。

那时梁盛才才考上秀才,恰逢石彦的正妻去县衙告那个宠妾害死自己的儿子。

因证据不足,这桩案子拖拉了好久,最后还是梁盛略施小计,引宠妾露出马脚,供出鲁婆子,侦破此案。

梁盛也因为此事在宿州有了断事如神的好名声。

梁源打哈哈:“之前在县里的时候,听人提过。”

他也是瞎猫碰上死耗子,猜对了原文中的鲁婆子就是和薛春英狼狈为奸的那个。

苏慧兰却误以为那人是梁守海,对他的嫌憎又深了几分。

明知道这是一场人命官司,却不把那个宠妾抓了,一命抵一命,梁守海果真不是个东西。

不过也是,梁守海最喜欢小妾了,偏向小妾也不是没道理。

回到家,苏慧兰在梁源的坚持下只做了一道青菜汤,把饼子撕碎了泡在里面,囫囵填饱了肚子。

洗漱好上了床,梁源一手放在季先生给他的《诗经》上,心神一动,来到自习室。

梁源前世学的理科,还真没背过全本的《诗经》。

但他记得语文老师课堂上说过,《诗经》通篇三万九千二百二十四个字。

若想倒背如流,还得费不少工夫。

第5章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蓝色细沙尽数落入底端。

沙漏自动转了个向,细沙继续匀速流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