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农门凰女(903)

作者:染夕年 阅读记录

别看东洲和北楚从建国开始就敌对,大大小小的战役经历了上百场,但是彼此之间真要说了解,也仅限于军队。

对于国家生产发展的情况,倒不是太了解,尤其过去了这么多年,各自国家的腹地的一些防御工事,其实彼此都不是很了解。

水水各自都有探子,但是很多比较核心的东西还是没办法了解到。

而这次和解倒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所以,这次弘文帝的题目,是问他们去了北地之后该如何做。

宁王的回答只是如何管理好北地,收拾掉西戎叛军,只是小问题上的处理。

至于说赵王,写得很多,但是却有点跑题了,绝大多数都是写的是北地一些地方情况的欠缺,以及处理方法。

这样的回答,弘文帝很清楚,这是赵王跟着他派系的那些人研究出来的,只不过完全就没掐住题的正确点。

而刚才弘文帝看似在夸奖,实际上是在点他呢。

功课做了不少,都没到正点上,显然刚才赵王的得意,是完全没有搞清楚弘文帝的意思。

所以这才有了让大家看礼亲王世子考卷的一幕。

等到大臣们看完后,弘文帝又让宁王看了一下。

宁王倒是比较聪明,这一看就发现了情况,随即有些羞愧的低下头。

“父皇,儿臣输了。”

对于他这样直接的认输,在弘文帝以及作为大臣看来,还是非常不错的。

弘文帝面无表情的脸上也露出了一抹浅浅的笑。

“能看明白到也算不错,你的回答虽说差了一点,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想到这些,也不错了。”

边上的赵王听到这话,心里很不高兴。

“给你二弟看看吧。”

弘文帝眼角的余光注意到了赵王那一闪而逝的不高兴,心中冷哼。

自己这个二皇子啊,还真是难堪大用,小聪明是有一些,但是却有些眼高手低了。

宁王已经够差了吧?这个赵王比较起宁王都还差点火候,这两个儿子啊,真是让他既无奈有欣慰。

无奈是的心里是作为父亲,自己的儿子太不成器。

至于为什么欣慰呢?因为这个位子将来不可能是他们的,即便是他放弃和晋王的约定,反悔了,就这两人的情况,只怕也坐不稳,甚至还会被晋王,或者后面的人害死。

下场绝对不会好,身为父亲,他还是不怎么希望看到自己的儿子不得善终。

他们如此不成器,加上他也真的没有想过反悔,那么将来位子传给晋王,凭借晋王的能耐,这两个家伙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来。

最不济也能混个衣食无忧富贵荣华一辈子,这样也就够了。

宁王依言将考卷递到赵王面前。

再看赵王呢?他对自己的回答非常满意,对于礼亲王世子,这个在他看来应该同开国侯一样识趣的人,他几乎没有任何的重视。

简单的扫了几眼礼亲王世子的回答,立马就在心里做出了评价,这很一般啊,不如自己的好。

自己的回答那是可以切身解决北地不少困难的,而礼亲王世子的回答呢?

几乎全都是对外,对内几乎没有什么安排。

在他看考卷的时候,弘文帝一直都注意着他的神情,见到他那满不在乎的样子,还有那看不上眼的神情。

弘文帝心里有些火气。

当下直接宣布道;“这次北地掌军一职的归属,礼亲王世子。”

“什么!”

还在自我评价自我分析的赵王听到这话,震惊的抬头看向弘文帝。

他想不明白,自己的回答这么好,为什么这个位子不是他的呢?

而且还是在宁王都认输的情况下,这个位子不就已经板上钉钉属于他了吗?

“父皇,儿臣……”

“二弟你还不明白啊?也是,你年纪还小,又才入朝堂经验不足。”

“父皇这次选的是北地掌军,而非北地的父母官。”

“军一向都是对外,岂有插手北地事务的说法,这不是乱套吗?”

宁王这些话,就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赵王身上。

是啊,这是选的是北地掌军不是北地父母官,他的那些回答,全都是关于北地事务的,作为掌军这个职务,居然去插手北地民生发展。

这就有些越俎代庖,瞎胡搞了。

而宁王直接这么点名,简直就差指着他的鼻子说,你跑题了傻缺。

想起刚才自己吭哧吭哧写了那么多,此时的赵王脸上就跟火在烧一样。

丢人啊,真是太丢人了。

好一会过去,赵王才十分憋屈的继续道;“父皇,是儿臣输了。”

听到他这话,原本面色阴沉的弘文帝神情微微有些缓和,能主动认输,也还算过得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