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和摄政王没有关系(113)

作者:老树青藤 阅读记录

那孩子也饿的头大身子小,肚子却高高鼓起,四肢像是筷子一样插在身上,整个人看起来十分不和谐。

这样的孩子与大人,在城中随处可见。随着天越来越冷,感染疫病的人大幅度减少,抓孩子的人却越来越多。

那些因焚烧尸体怨恨罗占礼的百姓们,渐渐的明白,或许罗校尉做的是对的。他们并非没心没肺的恶人,眼睁睁看着罗校尉不计前嫌,为了不让有人被饿疯了的人吃掉,顶着刺骨寒风在外巡逻。

说一点也触动也没有,是不可能的。想到那时候,不管他们怎么动手,罗校尉和他的手下都只是防守,根本没有对他们怎么样。

更何况,罗校尉并不是他们霞安城的人,他们的县令和扎根的士族对于他们的生死不闻不问。可罗校尉却在不惜一切的救他们,而他们竟然还对罗校尉动手……

醒悟过来的百姓们对罗占礼是言听计从,无有不应。

就连见多识广的凌老太医在见到百姓们的转变之后,都觉得罗占礼此人,非池中之物。

幸而罗占礼性子刚直,看不得脏污。若他是有心操控民心之人,霞安城怕是早就乱了。

霞安城内,莫如巷。

这里以前不远处有一条十分繁华热闹的街市,卖货郎们挑着货担,走街串巷的吆喝,还有卖麦芽糖的打着梆子,吸引一群孩子跟在后面馋的直流口水。

往昔的欢乐已经不在,眼下只有破败不堪。巷中家家户户门扉残破,墙角长满枯草,砖瓦掉落也不见人修葺,更显荒凉。

现在这片区域里,住着的全是以罗占礼为首的百姓们。

为了方便照顾,他们将好几个院子打通,合成一个大院子,所有人都住一起。

其中最大的一间屋子里围满了人,外面还有不少人勾着头想朝里探望,却只能看到前面黑乎乎的后脑勺。

屋内的人们都围着一个炭盆站着,最里侧的一名老者佝偻着身体,身上穿着破破烂烂掉出黑棉花的棉袍,瘦的就只剩一张皮贴着骨头。脸上的神情担忧,又带着些麻木绝望问道:“罗校尉,他们把巷子里的读书人全都抓去了,您说会不会是回不来了?”

被围在中间的罗占礼也与刚开始的模样大相庭径,身形依旧高挑,却不复强壮,如今也瘦的脱相。脸上也尽是疲惫之态,只是靠着一口气强撑着,不知道哪天就会突然倒下。

跟着他一起来霞安的将士,也死了大半,饿死的,冻死的,病死的,还有被士族偷偷杀了折磨死的。

罗占礼找不到证据,只能想尽办法让之前去士族保护的将士们回来。

他每天睁眼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城门转一圈,听听那些守卫谈天说地,从里面分析有没有凌寄书被抓的消息。

只要那天没有关于凌寄书的消息,他就觉得自己还能再撑下去。

士族那边因为高家小公子被举子咬伤之事,当真不再给百姓一粒米粮。能撑到现在,全靠树皮磨成粉和士族倒出来的泔水桶吃了果腹。

现在莫如巷里任何一个人都经不起折腾,哪怕是风大一点,都能让他们脑袋里的弦崩掉。

侯守仁和士族似乎也知道“穷寇莫追”的道理,他们虽然不给粮,可是会给泔水。虽时不时的会来逼问伤人举子的下落,但也没有真的动手抓人私刑拷问。

但是今日,侯守仁突然派了人马过来,不由分说的抓走了院子里所有的读书人。

众人都猜测,他们被抓,或还是与高家小公子受伤之事有关。

“我待会去县衙找侯守仁问问。”罗占礼声音粗哑,皱眉问道:“去之前我问最后一遍,仲霖,你们打算交出去吗?”

秦仲霖,就是当初咬伤高家小公子的举子。

人群陷入短暂的沉默,最开始说话的老者环视一周后,回道:“仲霖自小天资聪颖,是不可多得的神童。他十七便考上举人,前途无量。若非如今出不去,他必然能参加半月后的殿试……”

老者顿了顿,有些不忍开口,但却是他们私下里商量出的最好的办法,“罗校尉,我们眼下手无缚鸡之力,无法与那些强兵悍将对抗,连同归于尽都是奢望。我们想好了,就算是死,也要想办法送仲霖出去。他是唯一一个能有机会当官的,若是无法替我们申冤也无妨。只要能对他今后治下百姓好一些,也算功德一件。”

罗占礼沉默半晌,才艰难道:“你们不怕他即便入了殿试也考不上?”

“按照仲霖的性子,考不考的上,都会在殿上言明一切。”老者有些无奈道。

罗占礼一想,确实如此。

秦仲霖此人虽年少,但性子真是倔的要命。知道因为自己高家不再卖粮,除非他去高家谢罪后,二话不说就往外走,说要去高家谢罪。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