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和摄政王没有关系(116)

作者:老树青藤 阅读记录

“霞安城遭遇洪水,本是天灾。但侯守仁与士族为了掩盖更大的罪行,造就了后面的诸多人祸。虽说我并不知道他们不惜死一城的百姓也要掩盖的是什么事,但我知道,侯守仁和士族想活,我们就必须得死。他们一直以来都没有赶尽杀绝,只是怕逼急了会反抗,所以一直留有一线生机。可若是再这样下去,我们会被活活的耗死。”

“罗校尉,你说我们如今要怎么做,只要你说,我们都跟着你做!”人群中响起一道男声,气息漂浮,却也坚定。

罗占礼也不拐弯抹角,直言道:“两个办法,一是拼尽全力,送秦仲霖出城。但我要说的是,我们很可能会全部死在侯守仁和士族手上,秦仲霖也跑不出去。抑或者,即便跑出去,也会很快被抓,杀了灭口。

二是就这么耗着,还能再活一段时间,又或许,运气好,凌寄书没有被抓住,也没遭遇意外身亡,而是活着到洛安城并且搬到了救兵来救我们。”

提到凌寄书的时候,凌老太医身形微顿,想到自己的孙子,他心中也是诸多的担忧。只是如今没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若是他被抓了,侯守仁定会大张旗鼓昭告天下,现在侯守仁那边安安静静,也从侧面说明,凌寄书没有被抓。但也很可能已经死在深山野林,尸体都被啃的不成人样。

凌老太医干枯的手握成拳,压下心底的忧虑,眼下不是伤怀担忧的时候。

罗占礼以为要等百姓们考虑一会,毕竟事关生死大事。没想到他话音刚落,就听一道苍凉声道:“罗校尉,我们选第一种办法。”

老者名唤方语山,是位老举人,也是之前与罗占礼说十六名学子被带走之事的老者。由于其为人和善,每月还会开三日的课,不收任何束脩,不拘来者身份是否低贱,都免费教其认字。

因此方语山在底层百姓中威望很高,一些中层人士也愿意与其交好,同时因其影响力,高层的大人物们也大多都对其比较敬重。

这次的天灾之后的人祸中,方语山可以在任何一个士族家中躲过一劫,但他没有。他看透了士族的本质,不愿与其同流合污,就算是死,也要清清白白的死,绝不让自己身后名留下此番污点。

也因方语山的德高望重,他能说出来的决断,就是百姓们心中所想。

“罗校尉,我们等了多久,您是知道的。这么长的时间,别说洛安城,就连最近的永南府都没有一个人前来。哪怕是宁将军,都没有半点消息。”方语山无奈叹息道:“以罗校尉看,宁将军在这么长时间里没有得到你的消息,他会一直不闻不问吗?”

这也是罗占礼一直以来不敢深想的,以宁将军的性子,久久收不到他的消息,早就带着人过来一探究竟。现在过了这么久,却丝毫没有动静,宁将军,恐怕是遇害了……

方语山怕罗占礼伤心,也没有戳破,而是道:“我们之前一直在等,结果如何,想必都知道。现在大家就剩一口气,不想再等了。拼了这口气,至少能死的痛快点,不那么憋屈。”

罗占礼环视一周,众人脸上的表情坚毅,没有丝毫的退缩,“好,明日行动。”

……

翌日,苏元应起的格外早。

他早早的洗漱完,穿好衣服后又系了厚厚的披风。他打开门,坐在门口,手里抱着手炉,脚边燃着炭盆,静静地等待日出。

太阳升起,驱散了一些寒冷。今日的阳光格外明媚,温度虽依旧低,倒也让人觉得心中暖意洋洋。

楚十七端来吃食,许是阳光正好,苏元应的胃口也特别好。平日里早上吃两块小小的糕点再喝盏茶就吃不下,赶路的这些日子,胃部不舒服,被马背颠簸的直犯恶心,吃的就很少了。而今日却是将楚十七准备的一小桌吃的,吃了大半。

收拾完桌子,有暗卫来报,“侯守仁那边传话,说是人已经到了官学等着。”

苏元应吃早饭的时候,也是坐在门口。因为怕冷,他身上的披风并没有解开,这会正好也省了再穿的时间,直接揣着手炉就跟着暗卫朝官学走去。

这次苏元应拒绝了侯守仁准备的轿子,选择徒步去官学。侯守仁也不想再维持表面关系,自己上了轿子,先一步去官学,正好还能再警告一次那些学子,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苏元应不是想要人站出来揭发吗?他偏要让苏元应看看,人可以为了自身的利益,烂成什么样子!

不服老不行,苏元应一路走去,到了官学前,已经觉得腿酸痛的不行。不过今天阳光好,这一路都有阳光作陪,身上那点酸痛也不算什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