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和摄政王没有关系(120)

作者:老树青藤 阅读记录

这里面也不止有学子,还有扮成学子的暗卫,他们要做的就是在学子们退缩的时候,坚定他们要留下的想法。

本来侯守仁他们说有疫病确实说动了大部分学子离开,毕竟有些还要去参加科考,若是感染疫病,后果不堪设想。

若非有混在其中的暗卫煽动,怎么说都要见见苏太傅,确认他的安危,侯守仁的计策早就成了。

而老太傅在决定来霞安的那一刻,便已经替自己定好了死亡的结局。

甚至,这是老太傅所想的最好的结局。

若是侯守仁不在城墙,他也会想办法把人弄来,营造这场“刺杀”。

仅仅只是与世家搭上了些关系,就敢刺杀当朝太傅。老太傅要以自己的身死,将天下寒门学子,还有备受士族,世家欺压的官员,百姓,全都推到皇帝面前。

只要皇帝表现出哪怕一丝为他们做主的苗头,这些人都会成为皇帝最坚强的后盾,以及手中利剑。

太傅身死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遍大瑜。

当日在霞安城外,亲眼所见太傅身死的学子们,更是群情激愤,撰写檄文,讨伐士族与世家。文章一篇一篇的流出,那些相关的士族,世家,销毁文章的速度,根本就不及他们写的速度。

苏元应在寒门学子心中地位超然,学子们一呼百应,以笔为刀,征讨士族,世家。那些被士族,世家压制许久,不得不违心做事的官员,大部分也全都在观望等待。他们在等洛安城中那位的态度。

本来哪怕霞安事情败露,也能止步与侯守仁为官不仁,因苏元应的死亡,升到了讨伐世家的高度。

不仅如此,还有许多地区百姓在那些寒门学子的带领下,开始反抗,写万民书,要进洛安城告御状,求皇帝替他们主持公道。只是那些学子没能出城,全都被抓了。

以为抓了人就万事大吉,没想到有几个大县的县令竟然也直接上奏,书写当地惨剧,不再粉饰太平。被上层官员扣下奏折,软禁于府,也挺直腰背,坚定道:“吾要追随太傅!即便身死亦要为民!”

有人通风报信,叫被抓的寒门学子们知道了他们县令的态度,易叫着,若县令身死,他们也会于狱中,追随太傅,县令而去。

杀一人两人容易,可一下子死那么多人,还都是有功名在身的,他们怎么也想不出如何向上头交代。

只能暂时都关着,严防死守,怕这些人集体自戕,不好交代。

这苏老太傅当真是死也要捅破天啊。

寒冬已去,即便春寒料峭,却也带着春意。

第48章

上元佳节的热闹已经慢慢褪去,洛安城中有不少店家依旧挂着新灯,还是能看出不久前的灯会盛景。

御书房内,萧锦年正临着老太傅留下的字帖,一笔一画十分端正,可不知怎的,落笔后就那字就像是不受控制一般,变得极其难看。

他后颈被咬的伤口,也已经大好,结的痂都开始慢慢脱落,露出更□□的新肉。也不知道霍烬那边有没有抓到当夜伤他的歹人。

想到霍烬,萧锦年颇为秀气的眉间微微隆起,这几日上朝,他并没有看见霍烬。凌霜也不曾进宫与他说关于霞安的事情,太傅一走这么多天更是连一封信都没有。

等再过两天,要是还没有消息,他就去王府找霍烬问……

“陛下!”

萧锦年正想着事情,被小福子这一声吼的手一抖,笔下写的“民”字,本来十分端正,因这一笔抖动,最后的钩往上带出许多,又为“狗爬字”家族新增一员。

为了避免浪费笔墨,萧锦年放下手中毛笔,对小福子幽幽道:“什么事急成这样?”

小福子脸色苍白,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说太傅的事情。他将手里拿着的信双手奉上,声音带着哭腔,“陛下,凌护卫在外求见,这是苏太傅的书童给凌护卫的遗……遗书……”

萧锦年脸上血色尽褪,他扫了一眼信封上的字迹,是老太傅的笔迹没错,可是怎么会是遗书呢?

“小福子,我看你是昏了头,太傅他明明去了霞安城,霍烬说派好多人照顾着,怎么就突然冒出个书童送什么遗书?”他往后退两步,下意识的离那封遗书远一些,不知是在说服小福子相信还是在说服自己相信。

小福子低着头,将手中的信放在桌上,掩去眼中的泪光,“陛下,那您要见见凌护卫吗?”

萧锦年抿唇,悄悄的看着那封信,小声道:“见。”

凌霜一直在外侯着,他刚进来,就见小皇帝急匆匆的向他跑来,漂亮的脸上不见往日的开朗笑颜,而是极少见的忧虑之色,还带着一份小心翼翼,“凌霜,太傅他是不是好好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