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和摄政王没有关系(129)

作者:老树青藤 阅读记录

宋无病此人刚正不阿,虽嫉恶如仇,却也从不会滥用私刑。依法办事,依律判刑,是个难得公正的人。因此,宋无病多少有些不待见滥用私刑的霍烬。

更重要的是,别人或许很难发现霍金隐藏在清贵面容之下的暴戾之气,但他常年与穷凶极恶的犯人打交道,岂能瞒过他的眼睛?王爷隐藏的很好,但也总会有不经历流露出来的时候,那骇人的眼神,冰冷的气息,比他见过的最凶恶的罪人还要让人胆寒。

人无法压制住本性,越压制最终爆发就越可怕。宋无病心中升起浓浓的忧虑,他知道霍烬这样,迟早会失控。

对于宋无病的见礼,霍烬连个眼神都没多给,只是淡淡的应了一声,便径直离开。

牢头看着宋无病站在外头吹冷风,连忙道:“大人,外面冷,快些进去吧。”

宋无病这才将视线从霍烬离去的背影上收回,也不知权势滔天如今又深得帝王信赖的摄政王,在他失控的时候,这天底下又有何人能压制住他。

……

依据侯守仁招供的供词,大理寺抓了赵永秉,霞安城士族也有一半被下狱,还有刘家旁支刘衡和。

永南府靠海,烧火取盐,是必不可少的。侯守仁想与赵永秉搭上关系,以长子为纽带,得到一个提供取盐柴火的机会。

赵永秉得了好处,自然应允,给了侯守仁一个赚钱的机会,以永南府的名义向侯守仁购买柴火。当然明面上不能让人看出,那些柴火提供者写的名字是侯守仁心腹周四水的亲哥名字,不过得到的钱都贵侯守仁。

而提供的那些大量柴火来源于霞安的一座山,名唤安山。

此山位置偏僻,也无甚美景连个寺庙道观也无,因此几乎没有游人来安山。这也使得山上草木茂盛,树木葱茏。

安山山脚下一个许家村,村民们靠山吃山,春季采野菜,雨季采蘑菇,秋季摘野果,时不时的也会猎一些兔子山鸡打打牙祭,还会砍些柴火背去集市里卖。日子虽艰苦但也过得下去。

自从侯守仁看上安山丰富的树木资源后,为了省事,直接以低廉的价格雇佣许家村的村民大量的砍伐树木。村中的老者们刚开始还觉得这是个进项,多多少少能改善一下村民的生活,至少能少挨点饿。

可随着要的柴火量越来越多,老人们也觉出不对劲。再砍下去,可是要触怒山神的!

于是在村长三令五申之下,村民们不再帮着侯守仁砍树。但看着平白多一份巨额财富的侯守仁,尝到甜头后怎么可能罢手。

村民不帮着砍,多的是人砍。

随便撒几个铜板出去,就是一堆人愿意来干活。许家村的村民们根本就拦不住,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砍树。

很快迎来了雨季,在一个深夜,轰的一声巨响,山洪淹没了村庄,许家村五十七户,三百四十二人,无一生还。受难者年纪最大的是六十八岁,年纪最小的刚出生三天。

可这场灾难,毫无风声。

侯守仁求着赵永秉,将此事压下了。

而安山下没了许家村,侯守仁反而更加能放开手脚,砍的柴火量越来越多。还搭上高家的线,给刘衡和的私盐提供柴火取盐。

柴火越多,取的盐也就越多,盐越多,钱自然越多。

安山的树木终究有限,可参与其中的士族,官员却越来越多。为了能有更多的钱,他们如法炮制寻找偏远一些的山,也不管山脚下有没有人居住,不管引发山洪会有怎样的后果,只要真金白银到自己手上就足够了。

即便山洪爆发,出了人命,也能轻易掩盖。人命才值几个钱?

哪怕是为了掩盖人已经去世,继续交的人头税,也不需要他们掏一个铜板,只需要让其他人多交一些就能完全填补上。

这二十年来,因他们的贪欲丧生的百姓不计其数,萧锦年看完供词后,沉默了许久。

大瑜如今就像是被脓疮包裹,除非将脓疮挑破,虽会溃烂但只要能结痂,就能大好。

他要做的就是成为挑破脓疮的利剑。

世家想与侯守仁撇清关系自保,萧锦年偏偏不让。为了显得自己不那么无能,当权者几乎不会把这样大的事情公布于众,但萧锦年公布了。

他不仅公布,还说要百姓监督接下来的办案过程,文字中不乏卖惨示弱,希望百姓们能帮帮他这个孤立无援的可怜人。怕百姓不认字,萧锦年找了一堆说书先生站在公告栏下念。

那些说书人嘴皮子利索,哪怕是公告也念的抑扬顿挫,情感丰富。听的老百姓们一愣一愣的,等反应过来说的是什么后,十分应景的喝一声“好!”

接下来的几天,洛安城大街小巷都在说着同一件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