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和摄政王没有关系(147)

作者:老树青藤 阅读记录

“陛下。”霍烬目光灼灼,眼眸中染上炽热,看的萧锦年心中一紧。只是这充满情,,欲的声音,依旧尊敬的唤他陛下,这让萧锦年心底生出一种隐秘的羞耻心。

待会还要早朝,萧锦年不想引火烧身,红着脸颊往后推开。也不敢去看霍烬的脸,偏过头做势要下床,“我要去洗漱了。”

知道萧锦年要走,霍烬握着对方的手,稍稍用力,将人扣住,“盐场的事情,臣并非有意隐瞒……”

话尚未说完,便被萧锦年打断。

“我知道。”萧锦年看着霍烬的眼睛,再次肯定,“我相信你。”

霍烬心神一怔,他想问问萧锦年为什么这么信他,又因对方如此无条件的信任,扫空所有阴霾。

“说到盐场,我还有事要请你帮我。”

大周想要富强,不是一朝一夕。官场上如今乌烟瘴气,要改也是一件难事。软的不行,硬的也不行。只能想办法软硬兼施。

只是眼下并没有那么多的心力时间去做如此长远的事情,如今最重要的是要应对不久后的天灾。

对萧锦年来说,钱,粮食,一应生活物资,才是现在最最最重要的。

而这些东西如何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积攒足够多的量,海安府晒盐场的盐就是至关重压的一环。

盐在大周管制比较严格,但也不是没有私盐。那些世家大族,打头的那几家,谁家手里没点盐矿,盐井。先帝在世时,也不是不知道。但只要是不太过分,他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不知,不然还真能罚他们不成?

这些大族,盘根错节,手眼通天。那些盐产是世代传承,说句家族之根本也不算过。真要是按律去罚,逼急了怕是连反都敢造。

先帝也不是真的软包,那些不合标的盐,他收拾起来是一点也不手软。能留下的,起码吃不死人,某种程度上也缓解了大周缺盐的困境。就是身为帝王,手中的权利也因此被大家族瓜分不少。也会忧心那些世家大族哪天看他这个皇帝不顺眼,想要造反。

归根结底,盐在大周非常重要。

大周私盐市场被世家大族垄断,插不进去手。而萧锦年想要大量物资,可把这些盐用作官盐投入,赚的那点钱,并不能满足他的需求。

因此海安府的那些海盐,萧锦年并不打算拿去投入市场,打破现在的盐市平衡。

他想要拿出去换。

对大周来说盐非常重要,同样的对草原,沙漠那边,这东西也一样不可缺少。

海安府的晒盐场从建立到成功出盐,时日也不短。之前虽说瞒的密不透风,可凭空出现那么大个工坊,还有不少人劳作,总会引起一些人的好奇。

有些鼻子灵的,知道那海安府新任知府许清让是小皇帝近臣,他刚过去就弄出这个大工坊,还遮遮掩掩神神秘秘的,这里头肯定是有事。

只是他们越派人探查就越查不到,还没摸到门边就叫人发现,给逮走了。

这番严防死守的做派,非但没叫他们退缩,反而引发更深的好奇。越严,这工坊就越不一般。晒盐场成功出盐后,按照萧锦年之前交代的意思,就不必再瞒的那么严密。但是也不要主动去泄露,只等着有心人上门就可以。

也因如此,之前那些折了不少密探在海安府那突然多出来的那大工坊的人,这次终于得到了丁点风声。

听说那海安府大工坊,是个晒盐场。

什么是晒盐场?

就是不用火烧,直接取海水就能晒出盐的。

这消息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哪怕是许清让再怎么不主动,那海安府一时间也迎来了更多的人造访。

什么山高路远那都是虚的,世家大族最不缺的就是人和钱。

上好的良驹跑到下一个地方,就有本地的族人或是相识相交的势力接应。哪怕是看似隔着千山万水的到海安府,也愣是让他们三天便到。

这期间跑死几匹马就不得而知,许清让遵着萧锦年的意思,在这些人来之前,开始闭门谢客。

从许清让送信,到萧锦年收到这点时间,足够让海安府晒盐场的消息传开。

只是这消息一直没能得到确认,不过这消息既然能从铁桶一般的海安府突然传出来,加之许清让避而不见的态度也不难猜出,这事最终能说话的是坐在龙椅上的小皇帝。

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遇到事情还会去找平民百姓告状,毫无帝王威严的小皇帝,竟然是个闷声干大事的主。

也不知道这用太阳晒就能将海水弄出盐的法子他是从哪里得到,总归,他们想要这方法,就得先低头当孙子。

虽说是有求于人,可向来端着惯了的人,也拉不下那个脸主动。于是便私下一合计,不如就等小皇帝先绷不住来找他们。那么多的盐,小皇帝又能卖到哪里去?难不成还真能当官盐卖去改善民生不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