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利坚回来的大佬原配[年代](12)

作者:恭安 阅读记录

出租车缓缓而行,擦身而过时,于佩看清了那张脸。

她无动于衷收回视线,正视前方。

出租车司机显然也关注到路边动静,摇摇头,叹气:“唉,这年头,还有人翻垃圾桶,家里没人照顾一下么?作孽啊。”

于佩没吭声。

出租车司机又念叨:“这也不像流浪汉,衣服穿得这么齐整干净,一看就是有儿有女的人,怎么沦落到大街上翻垃圾桶?”

于佩继续不出声。

出租车司机似乎很有感触,叨叨不停:“果然人老了就是受罪,儿女不待见,都嫌拖累,我以后要是老了,自己吞两片安眠药,早点解脱算了,不用受罪。”

于佩忍无可忍,“师傅,掉头。”

出租车司机还沉浸在无限感慨中,陡然听到车后一言不发的乘客出声,愣了一下,没反应过来,“啊?掉头?”

“嗯。”

于是,前方红绿灯路口,本该直行的出租车拐了个弯,重新驶往繁华拥挤的街道。

第6章 保姆 孙媳妇?哪一个孙媳妇?

于佩对她爷爷成见很深。

她父亲在她读小学时车祸去世,不到一年,母亲重新嫁给一个商人,跟着商人下南洋,远走高飞。家里三个小孩,全都落到老爷子头上。

老爷子中年没了伴侣,晚年没了儿女,到了退休年龄还要拉扯三个孙子,一生劳苦命。

照道理,于佩该对他感激涕零。

小时候于佩的确很喜欢她爷爷,直到她上了高中。

老爷子没少她吃没少她穿,唯独在学习这件事上,格外偏心。

当初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家中遭缝变故之时,她大哥于忠海和二哥于忠明正读初中,爷爷到了退休年龄,每月领取几十块钱退休工资成了全家唯一经济来源。

很显然,仅凭一份退休工资,应付四个人的生活,有些勉强。

即便在这样捉襟见肘的条件下,老爷子宁愿重新返厂挣工资,也坚持要将两个哥哥送进高中。

到了她读高中,情况就完全变了样。

九年义务教育结束,老爷子觉得她不必读那么多书,可以找个工厂上班,养活自己。

她偏不。

她两个哥哥不争气,成绩常年末游,老爷子宁愿拼了一把老骨头也要送他们去读高中。她成绩优异,年年第一,老爷子却劝她赶紧出社会挣钱。

世上就没有比这更偏心的人了。

再深究原因,无非就是女孩读那么多书没用那一套说辞。

从那之后,她就再没伸手要过老爷子一分钱。

她高中学费靠奖学金,生活费靠在老城区街心摆地摊。也因为如此,她和老爷子的关系急转直下,两人互相看不顺眼,平时碰见,谁也不理睬谁。

她咬紧牙关,和老爷子暗暗较劲,老爷子不让她读,她偏要读,她还要出国去读!

她两个不争气的哥哥最终都没考上大学,在老爷子的帮助下,大哥去了酒店做厨师,二哥开出租。

大哥于忠海拿第一份工资回家时,老爷子高兴得合不拢嘴,二哥于忠明把出租车提回来那天,老爷子买了一挂鞭炮,当街庆祝。

轮到她被国外名牌大学录取,获得全额奖学金,要出国留学,这么光彩的事情,老爷子不声不响,面上无半点喜色,甚至还要挟她要先与谢屹结婚。

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样的区别对待,让于佩心如死灰。

她去了国外这么多年,没再联系过家里一次,也没问过家里情况,只当断了。

所以,当看着面前毫无形象翻垃圾桶的老爷子时,于佩有几分诧异。

当初那个训起人来总是吹胡子瞪眼的霸道老顽固,如今怎么成了这样?

于佩试着伸手将老爷子扯离垃圾桶。

老爷子漠然地望了她一眼,行动迟缓地转身,嘴里不知道嘟囔些什么,双手却依旧做出要靠近垃圾桶的趋势。

明眼人都能看出他状态不对劲。

于佩使了力,在旁人指指点点的目光中,有些粗暴地将老爷子拉到一旁,郑重地问:“你还记不记得我是谁?”

老爷子闻言,细细的眼缝中露出一点探究的光。

片刻之后,他木讷地摇摇头,又要转身往垃圾桶去。

于佩这才想起魏春兰之前的话,她说爷爷生了病,难不成是指患上阿尔茨海默症?

于佩拉着老爷子不放,神色有些复杂,“于忠海呢?你记不记得?”

老爷子摇头。

“那于忠明呢?”于佩继续问。

老爷子依旧摇头。

于佩幸灾乐祸,“得,你两个宝贝孙子你全都不记得了,那你还记不记你有个重孙女晓敏?”

于晓敏是她大哥于忠海的女儿,当初她出国时,于晓敏才四岁,喜欢跟在她身后用糯糯的声音叫她小姑姑。

上一篇:每天要花五千万 下一篇:东京浮华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