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利坚回来的大佬原配[年代](245)

作者:恭安 阅读记录

……

关于价格的问题,于佩没有回答。

她没吝啬,直接将录音笔递给大家观详。

在一片惊叹声中,终于有人问出来专业相关的问题:“可是,录音的内容,可以当成证据吗?没经人同意录下的内容,是不是无法成为证据?”

问话的人是实习律师袁梦霞。

于佩抬眸轻轻看她一眼,满律师所的人都沉浸在观赏从未见过的新型录音笔,只有小袁同学关注案子的实情。

于佩有点欣慰。

走到袁梦霞身边,笑着道:“当然可以,合法取得就行。”

她没有偷偷在张志华家里或者办公地方放置录音笔,她是光明正大放置在方朝祥安排的会议室。且谈话内容与案件相关,不涉及个人隐私。

总之,法庭采用了。

那就说明有可取之处。

袁梦霞的这一问,让律师所里其他同事反应过来。

这么一个好用的工具,谁不想用?

大家踟蹰着,不知是谁问了这么一句:“于律师啊,你看你这东西这么好用,下次能不能借我用用啊?”

于佩略一沉思,“可以。”

听到于佩答应,其他人立即七嘴八舌凑过来。

“于律师,咱们都是同事,你不能厚此薄皮啊,你能借给他用,也借给我用用呗。”

“还有我,还有我,于律师,平时你买水果,我都帮忙去洗,你不能把我忘了啊!”

……

攀交情地攀交情,说好话的说好话,大家团团把于佩围住,直到听到她答应下来才高兴地一窝蜂散去。

从那之后,独属于于佩的录音笔成了律师所里的公共财产。

对这样的状况最高兴的要属李勤年。

不花一分钱,让律师所里多添了一份公共财产,这谁不高兴?

对于于佩这样慷慨的行为,他决定给予回报,“于律师啊,过两天有个行业会,你和王律师陪着我一起去吧。”

“行业会?”于佩微微皱眉。

“是啊,能被邀请参加的都是咱们行业的精英,你可以过去结交结交人脉。”

李勤年极力邀请,“于律师,你可别说你不想去,一般人我还不带他去呢。”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于佩不好推辞,一口答应下来,“行。”

所谓的行业会,实际是行业交流会。

是由行业协会主办发起的每半年一次的交流会议,每家律师所都会受到邀请,通常一家律师所只会派出所里知名律师参加。

同去的大多是律师所里久负盛名的人物,默默无名的人跟了去,也没法得到关注。

于佩就是这样默默无闻的人。

行业会那天,她穿着一套工作装,与李勤年和王展延一同出现时,周围人看也没看她,只热情地朝着李勤年和王展延打招呼。

看到这样状况的李勤年每次和人寒暄,都要提一嘴于佩,那模样,像极了对顾客强力推销商品的小老板。

于佩在一旁也尴尬,默默在旁边找了个座位坐下,避开李勤年身边的殷勤客套。

她不大愿意过来的原因也在于此。

这种场合,都是同行,没有供求关系,有效社交的基础在于双方处于差不多的地位。

目前在众人眼中,她只是个勤年律师所里的实习律师,也办过什么惊天动地的案子,众人必定记不住她。

等她之后案子多了,有了名气,不用李勤年这样强力推荐,自然有人过来和她套交情。

于佩只当是来听听行业里的动态,没打算主动社交,在一旁座位上显得略为安静。

李勤年身边则不同,围绕着他的人来了一拨又一拨。

他现在是行业里的大名人,生意蒸蒸日上,发展势头是其他律师所快马加鞭也赶不上。

连对家东方律师所的老板蒋军成也要过来同他主动打招呼。

蒋军成比李勤年小几岁,极其自然地称呼其为“勤年哥”。

这样的场合,打招呼通常是“张老板”、“王老板”之类的,一声“勤年哥”,无形拉进距离。

“勤年哥,不得不说,我真佩服你!”

蒋军成一双眼睛微微眯起,对面前的人赞不绝口:“你可真舍得啊,先前舍得给大家配备电脑,现在又舍得给大家配备录音笔,我底下的人可羡慕了,都想跳槽去你的律所呢。”

对于李勤年这样两个举动,蒋军成心里是大写的服。

就单说电脑办公这一点,在自己家里都还配备不起电脑的时候,肯为律师所的人全都配一台电脑,这样的见识实在超前。

他也是有样学样,下了血本,给律所里的人全都配了电脑。

配了之后才发现,办事效率提高了不下十倍,处理的业务能比之前都好几倍,那点配电脑的钱很快回本。

上一篇:每天要花五千万 下一篇:东京浮华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