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利坚回来的大佬原配[年代](97)

作者:恭安 阅读记录

收拾完资料,重新放回房间的抽屉,冯碧华转身回来,望向客厅中独自坐着的于佩。

她心里顿时冒出好奇。

刚才于佩看过资料,应该也见到过她丈夫程春望的名字,从始至终,于佩对他们的名字没有产生过任何怀疑,那大概谢屹从来没和于佩提起过他们。

于佩对于谢屹的事情真的一点也不了解吗?

难怪谢屹也不担心露馅。

冯碧华眸子一动,走近于佩,开始试探:“于小姐,不瞒你说,我丈夫刚开始下海经商的时候,碰到过不少困难,好几次把兜里的钱赔了个精光,那时候真是感觉前途迷茫,日子都快要过不下去,不过好在他结识了一帮靠谱的朋友。”

“其中有个朋友眼光特别准,我丈夫听他建议,在一处原本不算繁华的地段买了一块地皮,建了一家小宾馆,没想到没过两年,那个地段被市政府重新规划,人流量暴增,生意好得不得了,我们凭着小宾馆的生意积累了一些资金,又开始去投资别的生意。”

“就这样才慢慢走上正轨,日子真正好起来,所以我和我丈夫都挺感谢那位朋友,之前还想把这套房子送给这位朋友呢,但他没要。”

……

不知道对方怎么突然开始讲故事,于佩只得默默听着。

冯碧华一直觑着眼观察着于佩的神色,瞧见她脸上没什么情绪,心里有了底,话锋一转:“不过做生意哪有一直一帆风顺的,这不,现在有了困难,只得把这套房子卖了救急。”

于佩对这个故事没什么想法,她听完突然重新注意到一点,“这房子是你名下的,你丈夫没有其他房产了?”

没料到于佩听完竟然是这样的反应,冯碧华愣了一瞬。

“是啊,是我名下,我丈夫也有其他房产。”

于佩眉头深锁,“那为什么要卖你这一套?不卖他那一套?”

话题似乎有些偏,冯碧华想把话题带回来,偏偏于佩一脸认真,仿佛得不到解答不罢休。

冯碧华咳了咳,说:“因为那套房子我们在住。”

“那为什么不搬到这里住,卖他那套房?”于佩紧追着问,目光有些咄咄逼人。

冯碧华隐隐察觉到于佩问话背后的含义。

她目光变得柔和,扬起一张温和的笑脸,解释:“其实,这套房子也是我丈夫出钱,只是登记在我名下而已。”

“哦。”于佩没再追问。

良久,补充:“你遇到了一个好人。”

冯碧华心里一动。

面前的于佩脸上情绪淡淡,眸子里透着一股波澜不惊的平静,难以捉摸她这句话背后的深意。

是羡慕,还是单纯的感叹?

冯碧华翘起唇角,反问:“难道于小姐没遇到好人?”

于佩颦眉。

她没接话。

冯碧华趁机追问:“我看于小姐刚才对于房子问题穷追不舍,似乎疑心我要吃亏,看来于小姐对婚姻的态度不太乐观啊。”

于佩没否认。

她对婚姻的态度的确不太乐观。

原因无他,周围的家庭,没有一对让她真正觉得温暖、有爱又公平。

她大哥和大嫂的结合,是传统的相亲模式,两方觉得不错,领了证。至于感情,这么多年相处下来,总归有点感情,可本质只是凑合着过日子。

她二哥和二嫂的结合,功利性更甚,当初她二哥要是没买下那辆车开出租,恐怕她二嫂不会多瞧他一眼。

周围见到过最正常的家庭,是她婆婆魏春兰一家。

魏春兰与谢岩朋教授的结合也是传统模式,不过两人还算恩爱,一家子都挺和谐。

可是,魏春兰做了家庭主妇,十几年如一日为家里操劳,她一心都扑在丈夫和几个孩子身上,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

或者说,她的整个人生都在为这个家庭奉献。

即便如此,她的价值也得不到承认,周围人不会在意她为家庭的付出,只会羡慕她不用上班,天天做几顿饭就足够,羡慕她命好不用操劳。

或许有人甘之如饴,但于佩不愿意过这样的人生。

收回思绪,于佩略过话题,只说:“40万不是一笔小钱,我资金大部分在国外,得办一些手续,要等几天。”

眼看对方擅自结束了话题,冯碧华没再多问,一口答应下来,“可以,于小姐,你看你明天有没有时间,我们先把合同签了。”

“好。”

约定好第二天见面的时间,于佩起身离开。

冯碧华一路将其送到正路上,亲眼看到对方坐上出租车离开,她才带着满心的疑惑返身回去。

这人不见还好,一见怎么越来越搞不懂了?

依着于佩的反应,她似乎没把谢屹当成丈夫,提到他时面上平静,没有其他情绪,仿佛只是提起一个毫不相干的人。

上一篇:每天要花五千万 下一篇:东京浮华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