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独揽君心(74)

作者:张张涨涨 阅读记录

康熙帝看着如此深明大义,又一心为儿子打算的那拉氏,也给出承诺。

“胤福初到寿康宫,肯定难以适应,朕允你每隔五日前去看望一次,此事朕会亲自跟太后明说的。”

那拉氏因为康熙帝的这句承诺松了口气,落下泪来。

-

康熙帝出了东偏殿,便看见等在路边的僖嫔。

僖嫔得知圣上驾临长春宫自是喜不自胜,虽说皇上是来看儿子的,但是看完儿子后能不能再去正殿坐一坐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就算不能让皇上转道,见面三分情呢,能跟皇上请个安见个礼,多说几句话也是好的。

所以僖嫔立即喊来梳妆宫女把她打扮得花枝招展,就出来“守株待兔”了。

僖嫔身姿优美地蹲下身来:“皇上万福金安。”

然后娇怯地抬起臻首,撩起眼波。

这个动作僖嫔私下对着镜子练习过很多次,最是那一抬头的撩人风情,美不胜收。

等僖嫔抬起眼睛,就看到皇上走路带风,衣带翩飞的背影。

皇上竟然看也不看她一眼,就这么走了?

僖嫔红着脸站起身来,恨恨地跺了跺脚,只觉得这满宫的奴才都在看自己的笑话。用帕子掩着脸一路跑回了正殿。

康熙帝:最近最烦赫舍里家的人。

离开长春宫的康熙帝马不停蹄地去了寿康宫。

康熙帝跟这个嫡母一向不怎么亲近,两人客套地说完需要对方接收的信息,然后商业互夸一遍,就愉快地结束了今日的“母子会面”。

太后对此次会面表示满意,自己马上就能看到可爱乖巧的崽崽,而且崽崽的额娘还会经常来指导自己“养崽崽的正确姿势”,自己也不用担心“生手上路难”的问题。

太后立马吩咐宫人们把东偏殿收拾好,一定要在崽崽来之前,布置好崽崽看上一眼就会喜欢的舒适小窝。

康熙帝也很欣慰,太后安分事儿少,对养孩子也表现出了期待和上心。更别说她还一点儿也不介意孩子继续跟额娘亲近,这个嫡母可以继续处。

康熙帝离开寿康宫又一路去了惠嫔的延禧宫、荣嫔的钟粹宫、布贵人所在的永寿宫东偏殿、张庶妃所在的永和宫后殿,先后看过了胤禔、胤祉、宜尔哈、雅尔檀、茉雅琪,耐心地当了一回好阿玛。

看着这些茁壮成长的小树苗们,康熙帝的一颗老父亲心得到满足,满是喜悦和幸福。

当然也不全是高兴,也有头疼和烦恼。

比如当大阿哥躺在地上打着滚,哭闹着他不要改名叫“胤禔”,要叫“巴图鲁”的时候。(巴图鲁:英雄、勇士)

要不是惠嫔熟练又麻利地把他从地上提溜起来又捂住嘴,康熙帝的巴掌肯定已经落到他的屁股上了。

再比如,哪怕进入永和宫的后殿前做足了心理准备,但康熙帝来到内间看到躺在小床上,脸色蜡黄、瘦弱不堪的女儿时,鼓足勇气伸出手后又不敢触碰,就这么空落落地收了回来。

从永和宫后殿出来,低落的康熙帝自然也不会记起东偏殿还有一个孕妇。

坐上御撵回了乾清宫,康熙帝便召来孙之鼎和负责三公主茉雅琪身体的林太医。

康熙帝一目十行地翻看过茉雅琪的脉案,心里的沉重更多了一份。

撂下手中的脉案,康熙帝深邃的眼神投到林太医身上:“林惊重,宫里的太医里,你最擅儿科,你给朕一个准话,三公主的身体到底如何?”

林太医立马跪地俯首:“回皇上的话,三公主的不足之症是胎里带来的,三公主的年纪又太小,只能细细温养,受不得半点重药。”

“若是三公主能平安长到八岁,微臣还能试一试祖传的金针之术,刺激她的身体机能,或可保她长大成人。”

林太医咽了口唾沫,紧张得汗如雨下:“可微臣无能,微臣想尽一切办法,用尽毕生所学,也只能尽力帮三公主撑到今年冬天。”

康熙帝长吁一口气,想要将胸腔中的郁气都吐出来。

康熙帝摆摆手,示意林太医起身:“孙之鼎,说说你的看法。”

孙院正作了一揖:“回禀皇上,微臣的看法跟林太医一致。在孩童身体调养一道,林太医当属太医院魁首,微臣不及。”

康熙帝修长的手指在御案上敲了敲,每一下都好像重重敲在孙院正和林太医的心头:“之前孝昭皇后病重时,揭过皇榜的民间大夫,可有擅长儿科的?”

孙院正顿时眼前一亮:“回皇上的话,有!这些大夫的信息微臣都一一记录在册了,微臣记得应该有七人都擅长儿科。”

康熙帝心中又浮现了一丝希望。

“你把信息告知梁九功,让他派人去把这七人都再找回来给三公主诊脉。若能治好三公主,赏黄金百两,允他免考入太医院,准他子孙一个荫庇的官吏名额,朕再赐他‘妙手仁心’的亲笔御匾!”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