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似有恶疾(44)

作者:Shim97 阅读记录

第50章 出行

第二日便是重阳节,乔鹤年外头的大事已忙完,这日正好得闲,全家人整整齐齐一同出游,去城郊自家的庄子登山。

卯时初出门时,夜风有些凉,祁韵刚踏出屋门,就打了个哆嗦。

他正想着要不要回去披件披风,身上就轻轻搭上了轻便的衣料。

“入秋了,早晚有些凉。”乔鹤年在他身后给他披上披风。

祁韵心中微动,但没有看他,笼了笼披风,就走了出去。

主家的几驾马车已经走了过来,乔鹤年和祁韵向车里的祖母、父母亲请了安,便走向自家的马车。

他先行上车,祁韵落在后头,脚步一顿,似是想起什么,叫道:“赵婆婆。”

赵婆婆连忙过来:“少夫人有什么吩咐?”

上了车的乔鹤年也推开车窗看过来。

祁韵没留意他,只顾着问赵婆婆:“松年怎么没来?”

车里的乔鹤年面色微沉。

赵婆婆道:“老奴今早去月栖苑叫了二少爷,但二少爷不在。”

乔松年一向神出鬼没,祁韵只得作罢,上了马车。

一列马车摇摇晃晃出发了,下人和家丁在旁跟着,车队浩浩荡荡几十号人。

今日城中各家都要出城登山,像他们这样排场的不在少数,几座城门处,出城的队伍都排起了长龙。

乔鹤年昨晚没睡好,原本靠在软枕上闭目养神,但是马车堵在城门这儿,有人认出了乔家的车队,便上前来寒暄。

“鹤年啊,鹤年在吗?”外头几个中年男人叽叽喳喳,在车队旁不停地叫。

乔鹤年蹙起眉,不情愿地睁开眼。

祁韵就在一旁,低头看着书,根本没看他一眼,也不帮他回应外头的喊声。

乔鹤年只能强打精神,起身下了马车,与友人和生意伙伴寒暄去了,祁韵就一个人在马车里看书。

他靠在宽敞的马车软榻上,枕着软枕喝着温茶,耳边还能听见窗外的谈笑声。

“鹤年,恭喜哪,有了这海盐专营,乔家得稳坐首富之位咯!”一人贺喜乔鹤年。

乔鹤年谦虚道:“哪里哪里,承蒙世子殿下看得起,我等只是竭尽所能为王府分忧罢了。”

“原本我等还以为,城中世家争得这么厉害,最后会是哪个世家拔得头筹呢!想来正是他们争得太难看,王府才偏不让他们如意。”贺喜他的人感慨道。

另一人又说:“不过,这些个世家都不好对付,鹤年近来可得小心。”

先前那人不以为然:“只要靠上了王府的船,王府会护三分的

,谅他们也不敢怎么样。”

祁韵在马车里听着他们的谈笑,心头吃了一惊。

海盐专营?

近来夫君就是在忙这件大生意么?

第51章 登山

祁韵跟着郑夫子,长进飞快,一听海盐专营,也不像以前那样什么都不懂了,大略能猜出几分。

东南藩地靠海,晒海盐有天然优势,但是,盐和铁一向是官府专营的,是重要的经济命脉。

而大周的两大海盐产地,一个在朝廷手里,一个在东南王府手里。朝廷自然不能容许王府的权力大到这个地步,所以每年王府盐场晒出的盐,只有一小部分能流向东南市场,其他的,都要低价卖给朝廷,朝廷再卖向市场。

也就是说,无论王府产多少盐,大头都在朝廷那儿,东南的老百姓,也有不少是吃朝廷的这些盐,因为王府流入市场的盐太少了。

而海盐专营,应当是王府把经营盐场的权力,下放给官商。

不过具体如何,祁韵也猜不着,还得问乔鹤年才行。

只是现在两个人气氛太僵,他也不想开这个口,就继续低下头看书。

等到了庄子里,夫妻二人依然一句话都不讲,一前一后进了门,下人们抬着行李箱笼跟着,一直走到下榻的院里。

赵婆婆安排下人收拾屋子,将箱笼一一摆好,庄子里的下人就先伺候主子们用饭

午后稍作歇息,众人就出去爬山了。

老夫人腿脚不便,乔老爷和刘氏都得跟在她身边慢慢地走,身旁还跟着伺候的丫鬟婆子,乌压压一大帮人,慢腾腾在山道上挪。

祁韵从小在茶山上长大,爬山可说是行家里手,轻轻松松跟在人群后晃悠。

乔鹤年就走在他身旁,两个人挨得不远不近,一句话都不讲。

刘氏往后一看,不由叹一口气,说:“你们两个怎么了?今日出来登山,还拉着一张脸。”

乔鹤年道:“没什么。”

祁韵淡声道:“媳妇许久不出来走动,腿脚都迈不开了。”

刘氏走过来,爱怜地拉住他的手:“你一个年轻人,怎么就迈不开腿了。”

被她温暖的手拉住,祁韵愣了愣,一下子回想起在家时,同母亲撒娇的时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