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我不做大姐好多年(131)

作者:朱大概 阅读记录

刘启航在狗血文里窝里横的毛病,已经被刘璃扳的没有了,现在十分听话,交给他的事儿他想方设法都会完成。这样的人很适合到部队发展:听话能让他很好的执行命令,自己能想办法完成任务就不会拖后腿。

这样的刘启航,进入部队可能不会有太大的作为,却能让刘家成为光荣的军人之家,不管是刘璃还是刘玲几个,在庄子里乃至公社都会被人高看一眼。

有了这一眼高看,刘璃做事会方便很多。最起码,刘启航自己将来的媳妇就不用刘璃操太多的心,这个时代有的是好姑娘希望嫁给军人。

这样一来,刘启航将来的小家庭就不用刘璃操太多的心,春风吹来时她伸展拳脚拖累会更小。

越想前景越美好,刘璃决定向远大的目标迈出自己的脚步。

“来,我们现在就给公社革委会写一封感谢信。”刘璃向几个弟弟妹妹发出号召。

刘玲有些不解的问:“学校不收我们的学费,不是李队长帮忙汇报的吗,为什么要感谢公社革委会?”应该感谢李队长才对。

刘启航也不明白:“是呀大姐。就算我们给公社革委会写信,是不是也太早了点,刘玲她们还没上学呢。”

刘璃神秘的一笑:“就是要现在写才好。不光要写给公社革委会,还要给县革委会写一封表扬信。”

写表扬信,表扬谁?刘启航几个的脑袋完全不够用了。刘璃也不管他们,自己执笔先给公社革委会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感谢分社革委会贯彻执行老人家的思想一丝不苟,让他们几姐弟都沐浴在老人家的温暖之中,感受到了亲生父母一样的温暖,感受到了生活在集体中的幸福。

直到写信人落款的时候,刘启航几个才派上了用场,不管字写的多丑,都得自己签上名字。刘启航觉得刘启晟的字根本不配签名,被刘璃拍了一巴掌:不自己签名,怎么表现刘家所有人的感激之情。

而写给县革委会的信里,重点则落到了对公社深入群众,把党的光辉照耀到他们这个孤儿之家上面。她写到,本人被公社革委会感召,深入剖析了自己的小农主义思想,为自己曾经收取县革委会的补贴而羞愧。

可是收到的补贴她已经用了,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决定无偿为县里几个工厂制做红袖箍。她自己所以能有这样的觉悟,都是公社革委会的功劳,所以她要把自己的思想汇报给组织,同时请县革委会表扬公社革委会扎实的工作作风。

刘玲听刘璃念完信,人都蒙了:大姐都已经收了人家补贴的粮票了,怎么又说无偿制做?要是无偿制做的话,工厂一定不会给生产队交钱,生产队就不会给大姐记工分……

一系列的后果,刘玲想都不敢想,她现在想哭。可惜大姐最不愿意看到家里人哭,刘玲还得自己忍回去。

“启航,”刘璃郑重的叫了一声,让刘启航后背紧了一下,每次大姐郑重的叫他,都有难题出给他,他没法不紧张。

听听,果然不出他所料吧:“明天你就把这两封信送出去。”刘璃的声音是不容拒绝的。

刘启航为难死了:“大姐,别说县革委会,就是公社革委会,人家都不轻易让我进去。”

刘璃趴到他耳边说了一番话,刘启航半信半疑的回西屋去想可行性了。刘玲想问大姐跟大哥说了什么,最后选择了沉默,大姐不告诉自己一定有她的考虑,等自己该知道的时候,大姐会让自己知道的。

就是这么相信大姐。

刘启航心里虽然很忐忑,还是早早出现在了公社革委会门前,他跟刘玲一样相信自己的大姐,相信她让自己这样做,都是为了自己好,为了家里的日子更好。

公社革委会的大门前,一个农村孩子站在那里,看着进入的每一个人。上班的革委会人员很奇怪,各大队都在准备春耕,这孩子是哪个村的?

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没有人问刘启航为什么来革委会,也没人问他找什么人,刘启航就继续看着来上班的人。

大姐说的没错,越到后来,上班的人看起来岁数越大,身材也都开始有发福的迹向,刘启航忐忑的心渐渐安定下来。直到一双黑皮鞋停在刘启航面前,他才抬起头。

停在他面前的是一个中年人,中等身高,脸色很红润,穿一身灰色的中山装,上面一个补丁都没有,裤腿上还有隐约的裤线,配上黑皮鞋,看上去很有派头。

他停下来,走在他身后的几个人也停了下来,全都看着刘启航不说话。刘启航没见过这么大的阵仗,心里的忐忑重新冒头,觉得自己脸上的肉皮都绷到了一起,嘴唇动都动不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