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我不做大姐好多年(29)

作者:朱大概 阅读记录

李卫东他妈眉头皱了一下,这个丫头太得寸进尺了,供销社的服务员各管一摊,她只负责卖布好不好。曹亮这才想起刘璃在饭店时曾说过是来供销社买盐的,布其实是他买下的。

“婶子你们今天有处理的盐吗?”曹亮觉得自己都把人带到供销社了,让她占点儿便宜吧。

供销社的处理品可不是谁都能买到的,盐这东西又放不坏,你见过谁家的盐是处理的?要不是曹亮他爸是县革委会的人,李卫东他妈很想问问他。

儿子还跟在曹亮身后呢,李卫东他妈到嘴边的话生生咽下去了,脸上已经没有了刚才扯布时的笑:“跟我来吧。”说着她也不出柜台,从柜台里头向卖油盐等生活用品的地方走,边走边说:“供销社的盐都是刚进来的,没有处理品。”

今天无意中得到了挣粮票的门路,刘璃心里已经很高兴了,脸上堆着笑:“阿姨,我带盐票了,正常买就行。”

李卫东他妈板着的脸有些松动,还算这丫头有眼色。曹亮也跟在刘璃身后来到卖生活用品的柜台,由李卫东他妈跟服务员小声说了两句,那个卖盐的服务员就问:“你买多少?”

李拴柱给自己的盐票是多少来着?刘璃早就被冻忘了,现从自己的破棉袄兜里掏出来:“三两半。”

啥?你跟着红小队的队长来供销社,又扯布又想走后门,然后只买三两半盐?听到刘璃报出数目的人都吃惊的看着她。

刘璃有什么办法?现在一口人一个月只供应半两盐,刘璃手里拿着三两半的票,都是人李拴柱照顾他们家,没把刘金生两口子的量给减下去,等再下个月的时候,就剩下二两半了。

与别人觉得刘璃兴师动众只买三两盐不值得不同,曹亮吃惊的是刘璃对李卫东他妈的称呼:阿姨,这是大城市的人才会有的叫法,别说乡下人,就是曹亮在县城,叫人都是婶子、大娘。

这丫头跟谁学的叫阿姨?

曹亮看着刘璃从兜里又掏出皱巴巴的五毛钱,那钱也不知道被多少人用过,票面已经发黑,在刘璃手里却没有什么违和。

那一看就是长年干活的手,上面布满了被风吹皴的口子,有的口子已经裂开,血丝外露。有这样一双手的人,不应该对陌生人叫出阿姨这样的称呼。

难道是她家的长辈教的?曹亮身为红小队的队长,也时常在各村抓坏分子,对各庄的情况还是有些了解的,想不出哪家能教出刘璃这样的闺女。

可能是坏分子隐藏的太深,红小队长曹亮有些兴奋,觉得自己可能要抓住一条埋伏在人民内部的大鱼。想抓鱼,可以适当的下点儿鱼饵:“婶子,给她称一斤盐。大老远跑一趟,只称三两半太不值得。”

刘璃有些为难:“我只有三两半的盐票,一时半会儿还不了你盐票。”

等确定了你是坏分子,你家里的东西都得抄走,盐也一样。曹亮意味不明的看着刘璃:“不用你还了。”

红小队这么助人为乐吗?刘璃有些疑惑。

“一斤盐一毛九,找你三毛一。”卖盐的服务员把包好的盐和找的钱一起递给刘璃,眼睛里有不掩饰的鄙夷,为了一点儿盐,这丫头就跟红小队的人搅到一起了,也是个不自重的。

刘璃只当那鄙视是为了她手里的盐票太少,没放在心上。现在她在算计着自己手里的三毛一分钱:来了公社一趟,买了盐也暂时找到了挣粮票的办法,这三毛一分钱白白放在自己手里,好象有些不符合资本流通规律啊。

第16章 怎么忘得了

刘璃看看手里的钱,又看看柜台里的盐,再看看曹亮,很想问他能不能再借自己点儿盐票,让她把钱都换成盐——这村子里缺盐的肯定不是他们一家,她想从中赚点儿差价。

眼神瞟过曹亮袖子上的红袖箍,刘璃马上放弃了这个打算:想什么呢,这可是红小队的人,他们每天都想着怎么抓坏分子,在曹亮眼皮子底下投机倒把?刘璃果断转身要离开供销社。

“哎,你东西还没拿呢。”曹亮叫刘璃:“布你不拿着,明天我去看什么?”

刘璃都想拍拍自己的脑袋,想赚钱想疯了,一失望就把正事儿给忘记了。她又转身回来拿布,就听曹亮说:“那我明天就去槐树庄找你。”说着把手里包好的布递给她。

“刘璃?”有人不敢相信的看着刘璃和曹亮两人的动作,两个年纪差不多的年轻人,一个递布一个接,嘴里说着明天在哪儿见面的约定,怎么听怎么让人觉得象是相亲成功的后继。

听到有人叫自己,刘璃回头一看:“夏明哲?”大冷的天他不在家里呆着,跑到供销社来做什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