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鉴(2206)

作者:晓云 阅读记录

彼时萧臣有与他说过自己的想法,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萧臣无惧滴血验亲,可他不确定父皇也无惧。

此事关乎成败,关乎许多人的性命,他必要做到万无一失。

一经颔首,“翁老的药,我们信得过。”

“可本侯信不过皇上。”温御皱眉,“倘若血不融,我们又该如何?”

翁怀松没想到这个结果,“不可能不融。”

一直没有开口的狄翼目色沉重,“是血即可融,但若不是血……”

众人惊时密室暗门陡然开启。

宋相言气喘吁吁而至……

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算不算相融?

大理寺,公堂。

在萧臣滴入碗中鲜血之后,周帝握着李世安交到他手里的银针,以针刺指。

一滴鲜血,坠入碗中。

堂上六人皆围过来,除了周帝跟李世安,萧彦近水楼台,低头可见。

萧臣位于公案正前方,李显跟李舆也都凑近,仔仔细细的瞧。

看着碗中两滴鲜血随涟漪荡漾,所有人的心都跟着悬到嗓子眼儿。

暗处,李舆将一个软嚢塞到李显手里……

为医者,李显跟李舆要比别人更早看出这两滴血的问题。

六人摒气凝神,周帝面色沉凝,龙目紧紧盯住碗中鲜血,心里却是十足的安稳。

他知道,这血融不了。

因为这血,不是血!

为了否定萧臣的身份,让他早早出局,周帝当真用了太多心思。

不止萧臣想到滴血验亲,周帝一样想到了,于是他在昨晚做足了准备……

萧臣服过翁怀松的药,依翁怀松之意,哪怕这碗里滴下一滴狗血,他的血亦可融,为保万一,他还私下找到李舆,万一中途出现意外,他希望李舆能施以援手。

至于李世安,他是周帝心腹 ,那滴所谓的鲜血还是他帮着准备的,是以他亦早早知道两滴血不会融在一起。

但此事关乎眼下局势,他一时也无法判断萧臣出局是否有利,便将‘假血’的消息传给了萧冥河……

眼见碗中两滴鲜血相互绕转,李显突然看向萧臣,“魏王殿下,银针在何处?”

萧臣闻声拿起一直被他握在手里的银针。

李显伸手去接时,夹在指缝中间的软嚢在距离瓷碗最近的位置被他夹碎,无味无色的粉末微扬,在肉眼不可见的情状下落入瓷碗。

原本即将分离的两滴血重新贴近。

周帝皱眉,即便他滴在碗中的不是真血,可被融和的结果他不是没有想过,届时他便舍了自己这张脸,亲自卸下指尖伪装,向在场之人说明他滴下去的根本不是血!

萧臣造假无疑,再加上他的证词。

那么,萧臣是孽种的事实还有谁会质疑?

终于!

周帝落在碗中的血慢慢融进萧臣的血液里,李世安见状不由看向周帝,他是知情人,这种情况只能说明动手脚的不只是他们。

果然萧臣也没那么光明正大!

眼见血滴相融,李世安得周帝示意开口,“魏王殿下,您这血……”

未及他把话说完,碗中生变!

只见周帝的血竟然被另一滴血包裹在里面,而非相融。

“这……”李世安见状,刚要说出口的话硬是被噎回来。

周帝龙目微寒,抬头看向李显,“李大人,这是何意?”

李显也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按道理,那粉末扬到碗里,只要是血定会相融,怎么就成这种内外包裹的样子?

在他身后,李舆也愣住,不该如此!

因为笃定翁怀松给他的药丸有效果,萧臣瞬间意识到自己父皇也应该是动了不小的手脚。

见李显不开口,李世安看了眼碗里内外包裹的两滴血,“皇上,老奴活了大半辈子,倒也见过几次滴血认亲,所谓相融,是指两滴血完全融和在一起,像这种情况显然是不相融,所以……”

“李公公慎言。”

萧彦一把拉住李世安的手提醒,“有些话说出来可就咽不回去了。”

李世安瞧了眼周帝,转尔看向萧彦,“是老奴多嘴,贤王殿下才是主审。”

萧彦,“……”

某位老皇叔寻思李世安可真不是个人。

“看李公公说的,滴血认亲这种事本王没有亲身经历过,可不敢乱说话,想着李公公与本王一样也应该没有经历过……要么,咱们还是先听听两位李大人怎么说?”

被萧彦一通内涵,李世安气的欲言又止,止言又欲。

李显终是开口,“回皇上,回贤王殿下,如这般两滴血相互包裹的情况属实特殊……”

“皇上,这便是相融。”不等李显把话说完,李舆果断道。

李世安当即否定,“李大人这不是开玩笑么!这样也算相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