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鉴(377)

作者:晓云 阅读记录

温宛相信只要她开口,宋相言应该不会拒绝。

萧臣眉宇不经意皱了皱,“不妥。”

“为什么?”

除了大理寺,温宛再没想到更好的地方。

“大理寺人多眼杂,临摹这种事最忌打扰。”

萧臣一本正经给出意见,“万一被人发现,宋相言很有可能会被县主连累。”

温宛脸红,“我只是临摹……”

“本王想到一个好去处,县主若不介意可以到我府中。”萧臣真诚开口,心却紧张,握着温宛皓腕的手微微收紧。

温宛低头,萧臣这方‘佯装’反应过来,“抱歉。”

“不抱歉不抱歉,王爷当真可以收留我?”温宛眼睛放光,惊中有喜。

毕竟当初萧臣为防男女同在一个屋檐下惹人非议曾避开柳滢,转念一想,她算什么女人。

萧臣微微颌首,“县主随时可以去,想住多久住多久……”

眼前一闪,萧臣话还没说完,温宛突兀起身站到萧臣右侧。

萧臣不解,“县主做什么?”

“太阳毒,晒到王爷就不好了!”温宛用手挡住阳光,十分义气道。

萧臣笑着看过去,“县主给别人挡过太阳吗?”

“有啊!上次宋小王爷坐在石头上想问题,我就替他挡过。”温宛得说自己最有眼力劲儿,那会儿宋相言坐在石头上翻书刺眼,她当时就过去挡。

萧臣脸上挂着笑,心里不美了。

校场之外,郑钧看着萧臣与温宛在一起的样子又是喜欢又是辛酸。

他比谁都了解温御,但凡是御南侯想干的事这世上大概没有几个人能阻止,要是楚夫人在世就好了。

郑钧感慨时忽然想到另一个人……

大周朝的局势也就那样,不温不火,看着风平浪静,实则也的确没什么波澜。

太子府根基无人撼动,哪怕萧尧最风光时也不曾真正威胁到萧桓宇的地位。

这样温水煮青蛙的现状出自战幕之手。

三年前渊荷曾有一个机会可以笼络到歧王萧奕,那时战幕曾离开过大周皇城找到晋国陈留王。

晋国内讧斗了多久,歧王萧奕便沉寂多久。

否则以萧奕的智慧配上萧尧的势力,对太子府而言是不小的阻力。

午后阳光正暖,太子府后宅有处单独的院落。

院中清幽,战幕身着儒袍阖目躺在摇椅上轻晃,悠哉游哉。

门启,太子萧桓宇恭敬行至近前,“桓宇拜见老师。”

战幕睁开眼睛,“温御当真回了御南侯府?”

“当真。”

萧桓宇立于摇椅侧,神色严肃,“之前他入羽林营,似乎是有意撮合温宛跟萧臣,后萧臣因邢风岩案入天牢,学生以为温御必是觉得萧臣也不如他所想那般身在局外,所以放弃。”

第二百八十五章 两年卖身契

战幕身材清瘦,鹤发挽髻,每一根都妥帖束在玉冠里,没有半分凌乱。

他轻叹一声,从摇椅上站起来,“太子不如老夫了解温御。”

萧桓宇上前搀扶战幕,二人浅步行至院中石台,相继落座。

“那个老小子认定的事,非天塌下来不会改变主意。”

提及少年相识的旧友,战幕眼中浮现一抹光彩,“想当年先帝御驾亲征汜水,老夫与一经都觉得该绕过汜水征东,他就非要横渡汜水正面攻敌,先帝不允他,他硬是半夜带着一路先锋军横渡汜水!”

说到这里,战幕脸上露出淡淡笑意,“差点儿没淹死。”

萧桓宇不解,“他犯了欺君之罪。”

“先帝哪舍得斩他。”

战幕神色恢复平静,目光冷淡下来,“叫人多注意御南侯府的动作,别大意。”

“是。”

萧桓宇想到邢风岩的案子,“兵部侍郎空缺,如果苏玄璟无法收揽杨肃,邢栋则会成为新的兵部侍郎,他应该已经是歧王的人了。”

战幕捋过胡须,“与歧王的这盘棋才开局,太子少安毋躁,一时输赢不代表什么,哪怕输很多次也无所谓,只要赢一次,赢最后一次足矣。”

“学生受教。”

萧桓宇离开后,战幕独自坐在石台旁边,想起与先帝征战沙场指点江山的那些岁月,想起与温御把酒言欢,又一起按倒一经灌酒的场面,想起一经醉酒之后疯狂念经,以致于到现在他都能背上几句经文。

想起,是因为已经不在现在的生活里了……

西市靖坊,温宛自羽林营回来之后跟着宋相言乘坐大理寺马车一起去了‘卫记豆腐’,去的时候卫林娘正在吃午饭,两菜一汤,都是用豆腐做的。

宋相言一袭深蓝绣孔雀的官袍走进屋里,眉目英俊,自带官威。

“您是卫夫人?”

卫林娘身着粗布衣裳,头无银饰,只用一根竹筷简单盘起,见到宋相言跟温宛走进来,恭敬起身,“民妇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