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鉴(52)

作者:晓云 阅读记录

“那道‘鱼跃龙门’……”

“娘娘放心,奴婢处理了。”

待初柳退下,德妃瞧着自己手臂上的红凛子,眼底划过一道阴狠。

苏玄璟那样的脑子不为她所用也就罢了,为太子所用就真的是。

罪该万死……

千秋宴结束那会儿,德妃才起身,温宛便跟着萧臣前后脚离开葆中殿。

奈何萧臣走的太快,她原是想拉住萧臣解释刚刚的误会,结果人没跟住。

于是温宛便叫秋晴回去禀报,自己带着紫玉直接走去永定门。

秋晴没想什么,回去之后才知道宸贵妃已经让徐福驾车回御南侯府,她想把温宛留在甘泉宫里陪她住一晚……

夜色迷人,星光璀璨。

永定门外,温宛带着紫玉站在角落里,不时看向城门方向。

紫玉没想到马车不在,担心之余提出自己回府去叫马车的主意,温宛当然不同意。

这个时辰已经宵禁,没有原因随意逛荡在大街上必要获罪。

“大姑娘,那我们……回宫里吧?”紫玉凑到温宛身侧,小声开口。

温宛摇头,“不回。”

她在千秋宴替萧臣出头这件事也不知道姑姑的态度,最好还是让姑姑冷静一晚再说。

“紫玉你别怕,看那边。”温宛知道紫玉担心,随即指向不远处的马车。

唯一一辆马车。

紫玉顺着温宛所指看过去,“那是……”

“那是魏王府的马车,不然你以为我在这里等什么?”温宛算是较早离开皇宫的那一波,她出来之后不是没遇到相识的人,但凡她朝谁开口,载她回御南侯府都不是问题。

可温宛没有,她等在对面马车的主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温宛站在永定门外等了半个时辰之后,那抹熟悉的身影终于映入眼帘。

“紫玉,我们走!”温宛欣喜,拉着紫玉过去。

可随着距离越来越近,脚步急促的温宛越来越缓,最后停下来。

脸上的欣喜,也变得无比落寞。

那辆马车,走了。

在萧臣走进车厢之后扬长而去。

“大姑娘,你怎么不喊?魏……”

就在紫玉焦急欲喊时,温宛拉住她。

“大姑娘?”

温宛没有说话,她就紧紧拉住紫玉的手。

哪怕距离远些,可她确定萧臣出来那一刻朝她的方向看过来了。

萧臣不想载她。

没关系的,温宛不怪。

她知道刚刚在千秋宴时萧臣一定很受伤。

忽的,远去的马蹄声重新响起。

直到那辆马车退回到原来位置,温宛都还没有反应过来。

“天黑了,本王送你回府。”

第四十章 苏玄璟受侮

萧臣没有很受伤,也没有生温宛的气。

他只是在看到温宛的时候本能想要避开,连马车的速度都比平日快几分,可随即他便反应过来,他看到温宛,却没看到徐福的马车。

诚然这一世他不想与温宛有任何关系,更遑论同乘一辆马车,可他身为男人总不致将温宛扔在大街上不管,这非君子所为。

外面一声鞭响,车轮滚滚前行,挂在车檐四角的铃铛不时作响,打破深夜寂寥。

车厢里,哪怕自觉脑袋少根筋的紫玉都觉得气氛有些不对。

她看看自家姑娘,又偷瞄一眼坐在车厢主位的萧臣,忽然觉得这会儿若坐在主子身边的是银蝶,必定有办法让气氛好些。

她不行。

萧臣的马车十分宽敞,金丝楠木车身,内里装潢简单大方,中间摆着一个矮桌,矮桌上放着两本书卷。

自温宛带着紫玉入车厢到现在,萧臣端坐如松,除了刚刚那句‘天黑了,本王送你回府’之外,再没多说一个字。

温宛想解释之前误会,可又怕再揭萧臣伤疤,加上紫玉在这里,她不拿紫玉当外人,但萧臣显然与紫玉不熟。

车内气氛,压抑的如同上坟。

“大姑娘,那两本书跟你常在书房里看的两本书一样。”紫玉小心翼翼凑到温宛身侧,刻意压低声音道。

温宛这方注意到矮桌上的两本书卷。

《淮西子》、《浮生记》。

“巧合。”

萧臣终于开口了。

但这不是巧合,是习惯。

上辈子萧臣有多在乎温宛,他会打听温宛常看的书,然后不管喜不喜欢,他都买来看。

这样就可以通过看一个人喜欢看的书,来了解这个人。

上辈子温宛最喜欢看的就是这两本,《淮西子》是本游记,记载中原各国各地风土人情,习俗跟禁忌。

《浮生记》则是话本子,讲述的是一段凄美悲怆的爱情故事。

那时他听温初然说过,自家那个不省心的侄女只要把眼珠子搭在《浮生记》上,泪疙瘩就跟不要钱似的往下掉。

同类小说推荐: